登录 注册

移动新媒体

共工财经局关注:微众银行的隐忧|流量红利不再 对手来势汹汹

2024-03-07 来源:共工财经局

过去十年,科技与数字革命在金融领域掀起了惊天巨浪,互联网银行从萌芽到成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微众银行是这场数字革命中的大赢家,从2014年成立到如今资产规模超5000亿元的民营银行巨头。据悉,截至2023年末,微众银行已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近4亿,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450万家。

毫无疑问,微众银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当其他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银行业的巨人们从“时代的沉睡”中被叫醒后,微众银行“躺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01

 

微众银行慢下来了

2013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巨头“觊觎”金融这块“肥肉”已久,马云早已放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化腾则抢先入局了互联网银行赛道。2014年,微众银行正式成立,2015年1月4日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了第一笔放贷业务,5个月后网商银行才正式开业。

微粒贷是微众银行首先推出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于2015年5月15日正式上线手机QQ,并于9月14日登陆微信端。

凭借微信、QQ两大超级流量平台,以及无抵押、无担保以及快速放款的优势,微粒贷在下沉市场“一炮打响”。据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末,微粒贷逾44%的客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逾80%的客户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和非白领从业人员;微粒贷笔均贷款仅约8000元,约70%的客户单笔借款成本低于100元。

在微粒贷取得成功后,微众银行还相继推出了微业贷、微车贷、微众企业爱普App、小鹅花钱、We2000等一系列金融产品。

得益于先发优势以及腾讯的大力扶持,微众银行成立后狂飙突进。截至2023年6月30日,微众银行总资产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99亿元,环比增长8%,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银行,盈利能力在19家民营银行中更是一骑绝尘,净利润超过了其余18家民营银行的总和。

然而当微信、QQ在带来近4亿客户后流量效应逐渐衰减,微众银行也迎来了增长瓶颈,实际上近年来微众银行的用户增长放缓已经十分明显。

数据显示,2021年,微众银行的个人有效客户数为3.21亿人,全年增长约4900万人;2022年,微众银行的个人有效客户全年增长了约4100万人;到2023上半年,微众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3.77亿人,较上年末增加近1500万人。

而当下,对微众银行而言,更大的挑战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02

 

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一度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成为了推动金融行业迭代更新的时代推手,把银行业的巨人们从“时代的沉睡”中叫醒。

十年前,传统银行视为互联网“洪水猛兽”;十年后,传统银行拥抱了互联网,如今各大银行无不把数字化当作战略转型的前沿阵地。

手机银行APP、网上银行已经成为银行的标配,这些线上渠道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转账、查询余额、支付账单等操作。此外,银行也在努力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比如,一些银行已经推出了虚拟信用卡、数字化钱包、在线理财等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和便利性。

针对下沉市场,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普惠小贷产品。比如,招商银行的生意贷、闪电贷等,建设银行的云电贷,工商银行的融易借,农业银行的网捷贷等。

对于这些大行而言,其自身积累下庞大的用户量并不亚于微众银行。而一些流量不足的中小银行则通过牵手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突围。

正所谓“互联网的尽头是放贷”,如今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全部都有网贷业务。打开手机,几乎每个app上,都会有网贷的宣传,各种广告更是层出不穷,足见市场竞争之激烈。

而随着字节系入局,微众银行也迎来强大的竞争对手。据外媒测算,字节跳动2023年上半年总营收约为540亿美元,远高于腾讯同期的410亿美元,2023全年营收有望增长30%至1100亿美元(约7850亿元),一举超越腾讯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字节跳动入局互金虽晚,但发展迅猛。2018年7月,字节跳动才在今日头条APP上线了“放心贷”入口,为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导流服务。2020年11月,抖音上线类似“花呗”的产品“放心花”;次月,又上线“DOU分期”;2021年12月,上线全新小微贷产品“放心借小微专享”;随后,2022年7月,“DOU分期”又被更名为“抖音月付”。目前抖音放款模式既有自营贷款,也有助贷或联合贷。

据字节跳动公布的消费金融业务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其贷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2023年末,字节旗下中融小贷注册资本从由90亿元大举增至190亿元,一跃成为“小贷之首”,加码小贷业务意图十分明显。据测算,在增资后,通过联合放贷,抖音可以将放贷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左右。面对来势汹汹的竞争对手,微众银行能否保住其用户是个未知数。

 
 

责任编辑:李晓光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共工新闻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共工新闻:XXX(署名)”,除与共工新闻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共工新闻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共工新闻(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共工新闻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共工新闻提意见:Vgong@vip.qq.com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