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盛豪前沿”专栏!本专栏由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推出,旨在深入探讨法律行业的前沿动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分享盛豪的专业见解,推动行业交流与创新。我们相信,通过理性分析和共赢思维,能为法律服务市场的繁荣注入新动力。
法律服务市场多元共生:格局演进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盛豪律所董事会主任 杜小东
市场状态
多元主体的差异化共生格局
当前法律服务市场中,法律服务公司与律师事务所的并存关系,与多个成熟行业的多元主体生态相似,如医院与诊所、星级酒店与商务酒店及民宿、教育培训机构与个体家教、购物中心与便利店等。它们在服务范围、专业深度、客户群体等方面形成互补,这种差异化竞争格局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将长期存在并各自发挥优势。
从市场规律来看,任何成熟行业都不存在单一主体垄断的情况,多元主体并存能更高效地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例如,我国餐饮行业中,高端酒店与连锁快餐、小吃店长期共生,2023年数据显示,快餐及小吃类门店占比超60%,却与高端餐饮共同支撑起万亿级市场,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法律服务领域。
法律服务市场的多元主体结构是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盛豪律所正积极适应这一市场趋势,通过持续强化在公司业务、建设工程、破产重整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差异化定位提升服务深度,携手各方共同满足客户多层次、差异化的法律需求,以促进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驱动
垄断打破与普惠需求的双重推力
律师诉讼服务市场曾存在一定程度的主体垄断和价格偏高问题,这一现象正受到双重因素的冲击: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年修正)明确禁止“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等行为,为打破市场垄断提供了法律依据。从社会需求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和个体消费者对普惠式法律服务的需求激增。司法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新收案件超3300万件,其中大量是劳动争议、小额债务等基础纠纷,传统律师服务的高价格难以覆盖这类需求,而法律服务公司凭借标准化服务模式,能有效填补市场空白,促进市场竞争充分性。
这种市场反应在其他专业服务领域已有先例,如会计服务市场中,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与中小型会计服务公司的并存,既保障了上市公司等高端需求,也满足了小微企业的基础记账报税需求,形成了良性竞争生态。市场竞争的充分性是推动服务价格合理化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演变符合这一经济规律。
金牛律工委一行到访盛豪律所考察交流
盛豪律所一贯支持法律市场的开放与竞争,积极响应《反垄断法》修正精神,同时,基于普惠式法律服务需求,正探索与法律服务公司合作可行性,以期进一步填补市场空白,彰显市场竞争的积极效应。
社会贡献
法律服务公司的潜力释放
从税收与就业两大核心社会贡献指标来看,法律服务公司展现出更强的发展后劲:税收方面,法律服务公司多采用规模化、公司化运营模式,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其纳税规模增长迅速。根据部分地方司法行政部门披露数据,2021-2023年,某地法律服务公司税收年均增速达28%,远超律师事务所12%的增速。就业方面,法律服务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广泛,除法律专业外,还吸纳运营、技术、市场等多领域人才,就业带动效应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法律服务公司从业人员已超30万人,且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成为吸纳法律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这种差异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司化模式更易实现快速扩张,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制模式在规模扩张上相对保守,这一特点与我国民企相较于部分传统国企的发展活力差异具有相似性。相关行业研究报告分析,法律服务公司的崛起对区域经济和就业市场的积极影响日益显著,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盛豪总分所人员大合影
作为规模化律所,盛豪同样重视税收与就业价值,通过二十余年稳健运营持续为地方贡献税收,并积极吸纳法律专业人才,目前拥有总分所专职律师及辅助人员超350人。盛豪认可公司化模式的优势,自身也在优化管理结构,取长补短,致力于不断增强就业带动能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全球视野
公司化与同质化的发展潮流
从全球法律服务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机构公司化与主体同质化是显著特征:国际上,大型法律服务机构早已突破传统律所模式,如美国的LegalZoom等公司,通过线上化、标准化服务模式占据大量基础法律服务市场,其市值甚至超过部分顶尖律所。市场主体同质化方面,许多国家逐步放宽对法律服务提供者的资质限制,允许非律师通过公司形式参与部分法律服务,如英国的“替代商业结构”(ABS)模式,打破了传统律师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垄断,促进了不同主体的公平竞争。
据国际律师协会(IBA)报告显示,2020-2023年,全球法律服务公司的市场份额从18%提升至27%,预计2025年将突破35%,这一趋势印证了法律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必然性。全球范围内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和主体多元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德国KGS律师事务所一行到访盛豪交流
盛豪密切关注全球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在主体多元化不可阻挡的潮流下,本所将积极参与开放市场,与国际接轨,通过线上化和标准化创新,提升竞争力,在专业化与规模化并进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必然
法律服务公司的全市场布局
当前法律服务公司多处于“半牌照”“半市场”状态,仅能参与非诉讼或辅助性法律服务,这种限制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从行业发展规律看,其向“全牌照”“全市场”主体演进是必然趋势:政策层面,我国正逐步推进法律服务市场开放,如部分地区试点的“公司制律所”探索,为法律服务公司参与诉讼服务提供了可能。市场层面,法律服务公司通过资本运作、业务合作等方式进军诉讼领域的案例已开始出现,如参股律所、与律所建立战略联盟等,这种“混合型”主体模式既能发挥公司化运营优势,又能借助律所的诉讼资质,形成互补效应。
这一趋势类似金融行业中,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多元主体通过业务创新逐步打破传统银行的垄断,最终形成全市场竞争格局。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将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和机遇。
2025年7月,盛豪重庆分所正式成立
盛豪注意到法律服务公司向“全牌照”业务演进的趋势,借鉴金融行业的创新经验,律所尝试与法律服务公司建立战略联盟,这将整合双方优势,拓展包括诉讼在内的法律服务领域,通过合作实现对市场的广泛覆盖,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法律服务。
行业反思
从垄断思维到共生共赢
部分律师事务所存在的“自视清高”“祈求垄断”等思想,与市场化发展方向相悖。行业要实现健康发展,需从以下方面转变:摒弃垄断思维,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放是全球趋势,我国《律师法》修订也在逐步放宽服务范围限制,固守“行业壁垒”既不符合法律精神,也会错失发展机遇;建立平等合作机制,律师事务所可与法律服务公司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如律所专注复杂诉讼案件,法律服务公司承担基础咨询、案件筛选等工作,通过分工协作提升整体服务效率;拥抱市场竞争,如同央企与民企在市场中各展所长,律所需认识到法律服务公司的存在并非威胁,而是推动行业升级的动力,通过竞争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司法部正积极探索规范市场的措施。2024年,司法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地方开展实地调研,旨在研究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有关法律政策措施。这表明,监管部门鼓励两者在合规的框架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成都市律政公证处莅临盛豪律所调研
盛豪认同法律服务市场多元主体并存的合理性,倡导摒弃垄断思维,拥抱共生共赢。我们认为,多元主体共存是推动行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盛豪愿积极发挥带头作用,支持配合监管部门加强市场规范,鼓励在合规框架内公平竞争,与各方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作者:杜小东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作者:杜小东 责任编辑:李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