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评】领导者是希望的化身
台湾共工新闻社8月31日电(作者:陈韦迪)领导人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其领袖特质不仅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更深刻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凝聚。纵观历史经验与政治学理论,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往往是人民幸福指数与社会竞争力兴衰的关键。 ![]() 台湾财团法人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陈韦迪先生。共工社发 历史为我们提供了鲜明的镜鉴。 正面典范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以宽容化解对抗与种族隔离,展现了道德领导力的治愈力量;反面警示则如刚果的蒙博托,其腐败统治导致国家破产,验证了阿克顿勋爵的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与不确定的时代,领导人与团队的智慧决策正不断接受考验。 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纵有“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的辩论,但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始终如一。川普政府高举“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旗帜,本质上仍会避免与中国正面军事冲突,以规避惨胜或战败的风险。 然而,中美经济“脱钩”态势已然成形。大国博弈并非与台湾无关,反而揭示了台湾长期依赖单一市场、忽视经贸多元化的结构性问题。川普以关税战分拆台湾、搬走最有价值产业的做法,无异于加剧台湾产业结构的恶化。 近年来,台湾积极深化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合作,从晶片联盟、军购到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投注了大量资源与政治筹码,期望换取更多保障。然而,对等关税的推行无情击碎了这种期待,也昭示出:在美国的“利益清单”上,没有特殊待遇,只有赤裸裸的算计。 所谓“对等关税”,是一个极度简化且扭曲现实的概念。 在高度整合的全球供应链中,各国依照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分工与互补贸易,“对等”并非数字上的一对一,而是多重制度、产业与市场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川普的做法不仅破坏国际规则,也加速推动各国脱离美元体系、重组供应链并强化区域合作,反向助长了全球“去美化”。 事实上,中国大陆已从中美贸易战中获得战略反思与经验累积,更坚定了走自主发展、做大做强的道路。回望新中国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在极端困难下被迫迎战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最终赢得战略胜利。毛泽东当年曾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和平是繁荣的发动机,但和平需要调解者引导。美国既将台湾视为抗中前哨,又主动介入台海危机,不但无力充当和平推动者,反而可能沦为引战者,其国际信誉令人质疑。 台湾必须警醒。川普曾对泽连斯基提出“灵魂拷问”——真正的筹码在哪里?同样的问题,台湾也该自问:我们的筹码是什么?如果将所有赌注押在美国,最终结果又会如何? 历史告诉我们,评判领导人的标准,不在于其个人光环,而在于是否能推动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繁荣富强,是否能让人民过上更幸福、和谐的生活。这不仅是政治智慧的试金石,更是检验权力本质的终极目标。 因此,台湾必须放下对美国承诺的过度依赖,智慧重启区域经济战略思维。倚美抗中的政策,只会把台湾推向绝路。一个负责任的领导人,应以人民福祉为最高依归,重新审视基本政策,寻求两岸交集,开创更稳健的美中台关系。 台湾人民更应停止迷信所谓“价值同盟”的万灵丹。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清楚昭示:这场经济冲击或许是一记重创,但若能让人民从中醒悟,未尝不是一剂苦口良药。这不仅是台湾社会的警钟,更是中华民族的幸事与两岸人民的福祉。 作者:陈韦迪,台湾财团法人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 供稿:台湾共工新闻社执行社长龚继杰
责任编辑:刘晓燕 |
上一篇:陆配问题:两岸关系中的桥梁与挑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