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中交一航局:深夜“定桩”人

2025-04-22 来源:共工日报社-共工网 阅读:

“注意,桩船要靠泊了!”夜幕深沉,海风肆虐,卷着咸腥味儿直往人衣领里钻。中交一航局南通金牛码头建设现场,技术主办杨建壮紧了紧工装,手电筒的光柱划破夜色,在汹涌的浪涛和轰鸣的机械声中,他的指令声稳稳扎进嘈杂的施工现场。

码头西入海通道处,运桩船的的探照灯在漆黑的海面划出交错的光痕,像一把把利剑,撕开夜的帷幕。杨建壮抓起对讲机,一步跨上码头边缘的钢架,衣角被狂风掀起,猎猎作响。料斗已经安放完成,混凝土罐车倒车就位,灌注桩首灌开始,他终于放下心来。这场景,杨建壮盼望已久。
   作为码头西通道灌注桩施工的技术主办,他最怕听到“砂层”两个字。要实现高质量的沉桩施工,首先要在海底砂层中,完成钻孔和护壁建设。这里的砂层结构极其复杂,就像一个无底洞,稍有不慎,钻孔护壁就会塌陷,灌入的混凝土将被完全吞噬,永远填不满。“这不是打桩,是在豆腐渣里插筷子!”他攥着一把从钻孔里掏出的砂砾,仔细观察着。那段时间,他和技术团队熬红了眼,钻孔过程中,对比着地勘报告,逐层对地质中的砂层进行检测分析,最终确定了合适的钢护筒长度,才成功稳住了钻孔的“骨架”。
   真正的考验在泥浆。海水混着砂粒不断渗入钻孔,杨建壮蹲在泥浆池边,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配比:膨润土掺多少,纤维素加几克,海水温度对凝固时间的影响……

经过计算,一套配比在杨建壮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他找到操作员指着自己刚计算出的数据道:“把膨润土的量再加一成,纤维素也加倍!”施工人员迅速调整了泥浆池中的配料比例。新的泥浆随着管道注入孔内,直到泥浆开始缓慢地向上返流,带着砂粒和杂质一起被卷出钻孔,进行检测后,泥浆的携渣能力提升至设计要求,杨建壮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成了!”杨建壮再三确认后,郑重地将这一配比告知了其他同事,声音中满是激动,“泥浆的配比调整后,终于能稳住孔壁了,沉渣厚度完全满足设计的要求!”

钻孔施工顺利进行,运桩船如约而至,便有了开头的一幕。杨建壮拿起对讲机,对着拌和站的操作人员喊道:“灌注桩已经开始二次清孔,可以开始发灰了!”随着第一根桩的混凝土沉入孔内,整个施工现场再次忙碌起来。杨建壮站在桩机上,看着料斗里下沉的混凝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只要有了这个突破,剩下的工作就会顺利许多。

“检测仪显示混凝土密实度 99.2%,西通道验收通过。”项目验收那天,听到消息的杨建壮,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咧嘴一笑,袖口早已结满灰白的盐渍,像是一层薄霜,见证着他在海边的淬炼和成长。(通讯员:丁治)

作者:丁治 责任编辑:孙慧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 主办:共工新闻社新媒体中心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