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家制月饼(散文1560字)
◎乔德芳
吃月饼是欢度中秋佳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在我们家乡,大多数人家过中秋节,都要做上一桌好菜,备上月饼,水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叙谈,赏月,吃月饼,喝酒品茶。也许,这就是我们普通百姓最朴素最传统的欢庆仪式了吧!
在我小的时候,别人家过中秋节都是到糖果食品商店里购买月饼,我们家的月饼却是母亲自己动手制作的。这当然是有着原因的。
1954年9月13日,我出生于四川省东南部长江岸边一个山明水秀的小村庄里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里。爸爸妈妈养育了大哥、二哥、姐姐、我和妹妹,全家七口人。那时候,在我们家乡,农业生产的产量不高,一般农村家庭必须辛勤劳动,才能维持温饱生活。我们家因人口众多,尽管父母亲早起晚睡在田地里挥汗如雨地勤奋劳作,哥哥姐姐们也尽量帮助家里干一些种菜、除草、拾柴、喂猪、喂鸡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因为全家总体收入有限,所以必须坚持勤俭持家、省吃俭用才能维持全家人简朴的基本生活。自然,母亲自制月饼也是勤俭持家的一项举措。
1960年那一年,我们家乡先后遭受了严重干旱和洪灾等,我们家和好些人家一样缺吃少穿,但大家瓜菜代粮,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坚忍不拔。
这年中秋节,为了让全家人能够吃上月饼,母亲把想方设法积存起来的少量黄豆炒熟,用石磨磨成粉,再加入很少的红糖水,搅拌成月饼馅;将为数不多的小麦磨成粉,发好面,再打好碱,反复地揉搓成空心圆面团,包上月饼馅,并将这些做好的圆面饼,放进木刻成型的月饼模型内,压制成“月饼”的模样,然后,再用文火慢慢地焙干、焙熟。如此这般,香甜可口的“家庭定制”月饼就新鲜出炉了。
这年中秋节的晚上,皎洁的月亮又大又圆,亮汪汪的月光如银沙般地洒落在我家宽敞的院坝里美不胜收。哥哥姐姐们迈着欢快的步伐,轻快地搬出自家的方桌,板凳,摆上月饼、老叶茶等好吃的东西。然后,父母亲恭恭敬敬地“敬月”,敬月以后,我们全家七口人,围坐在方桌周围,开始吃月饼,喝茶。这天晚上,我们全家老小,人人都吃上了两块小月饼。
虽然,这些月饼是如此的简陋、朴素。但是,我们却兴致勃勃,边吃边谈。时至今日,我还会清晰地记得父亲教导我们兄弟姐妹要刻苦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神情,以及母亲慈祥的微笑和小妹吃月饼时天真活泼的模样。我们都说,这月饼又香又甜,好吃极了,简直令人回味无穷!
自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随着我的哥哥姐姐们长大成人参加工作,我们家逐渐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较好的日子。但是,每逢中秋节时,母亲依然如故地要制作月饼。当然,月饼质量水涨船高,增添了用腊肉、花生、水果等做饼馅的月饼品种。固然,这些月饼依然简陋朴素,但是,因为是被全家“私人定制”的,所以非常适销对路,受到全家人的厚爱。
光阴荏苒,6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我母亲在20世纪80年代因病去逝,驾鹤西去。我们兄弟姐妹也因工作生活等原因,纷纷离开了老家,有的去了四川其他市县,有的去了广东,有的去了上海,小妹去了欧洲某国。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欢度中秋,月饼必不可少。数十年以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我们,先后品尝过花色品种繁多,价格档次各异的月饼,其中,自然有制作精美,价格高的离谱的月饼。也许是因为心理因素,或者生理因素口感失衡吧,总之,在我的心灵深处固然认定:我的母亲亲自动手制作的月饼,是最为脍炙人口、“过口难忘”的月饼。就连我的小妹也说,1960年的中秋月饼,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月饼。
我们怀念母亲自制的月饼,并不是要说“过苦日子要比过富日子好”,不,并非如此。
我们怀念自制月饼,是眷念艰苦年代贫困家庭那种浓浓的亲情和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家制月饼带给我太多的缱绻情愫,我想:欢度中秋并非一定要有高档的月饼,只是需要有关的亲人都欢聚一堂,品尝简陋朴素的自制月饼,喝大碗老叶茶或者自制的葡萄酒,一边叙谈,一边赏月,那温馨祥和的氛围,也许才是中秋佳节本来应有的滋味儿吧!
本文正文字数1560字
2024年9月6日
作者简介:乔德芳,女,汉族,1954年9月13日出生于四川东南部某小山村,历经上学读书、农场劳动等,上世纪70年代被招工到某国企工作,2004年10月退休,现定居乐山市五通桥区。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