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报社专题电(龚建光

王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师第六党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全球价值链、贸易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2013-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跟随潘家华院士从事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球价值链研究院的创始成员之一。2017年12月加入联合国环境署(UNEP)绿色全球价值链项目团队,是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产业低碳转型项目的咨询专家。

主持多项国际及国家级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重大课题、应急智库项目、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科基金专项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能源环境经济学知名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Applied Energy以及国际贸易学知名期刊Land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上。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报刊或媒体发表多篇署名文章或接受专题采访。

于细微处见精神,用小爱成就大爱

我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的一名研究人员,从2015年博士后出站到现在,我已经在我所热爱的科研岗位上奋斗了8个年头。

以身为范,严谨治学

时间的车轮滚滚,如白驹过隙,翩然而逝,可我在贸大入职第一天时的教师宣誓却仍然清晰地回响在耳畔:“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教育发展、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努力奋斗!”是啊,教师之所以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因为他们承担了这个世界上最荣耀也是最艰难的责任——育人。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育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中国近两千万名教育工作者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终身的至高目标。那么我的育人故事,该从哪里讲起呢?

或许可以从我第一次带领学生翻译《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讲起。2017年7月,由贸大主导,联合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亚洲发展银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等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共同编写的第一期《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一经发布便广受关注。英文版的《报告》发布后,研究院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尽快完成《报告》的翻译工作,扩大《报告》在中国的影响。要知道,《报告》正文有8个章节,每个章节有数十篇背景论文,要把这些内容专业且精准地翻译成中文,并非易事。接到任务的我迅速组织了一支学生翻译团队,并以章节为单位布置了任务。可是学生们工作了几天,开始有了怨言:“老师,这个是不是可以用翻译软件翻一下就行呢?内容太多了啊!”“老师,地图也要对应翻译吗?这张图里有30多个国家呢!”“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翻译个大概,意思对了就行呀?”听到学生的抱怨,我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翻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学生除了上课和休息,所有精力都扑在这上面,说不辛苦是不可能的。

可是《报告》翻译的准确性容不得半点马虎。我组织学生们开了个会,并选取了《报告》中的一个章节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结合背景论文和专业知识,告诉学生们为什么我们的翻译和阐述要比机器翻译更为全面和准确。为确保翻译质量,每一个章节完成后,我和学院的老师们都会带着学生对译文的措辞、专业术语一一核对,出现有争议性的问题,我们会反复讨论或者求助于相关专业的资深教师,确保内容正确无误。时至今日,距离第一期《报告》的翻译已经过去了六年多,翻译团队当中有不少学生也走上了教师岗位。当我们谈起这段回忆,很多学生告诉我,正是由于这段经历,激发了他们对研究工作的向往,也让他们产生了对严谨治学的敬畏。

王苒赴联合国环境署总部

出席世界环境大会

今年6月,我代表中国作者团队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23》章节作者会。这次会议是疫情之后中国作者团队的首次亮相,我做了万全的准备。协助我做图的博士生问我:“老师,这张图您都改了五遍了,已经很好看了,再说了,您的这页PPT也就是一晃而过,不用那么精益求精吧?”我告诉他,这可能只是一张不起眼的图,是我们报告中一百多个图的其中之一。但是这张图来自中国团队,由中国的学者去讲解,那么它的质量、它的严谨性,就代表了中国学者的学风和治学精神。“要记住,当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发表观点时,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

王苒受联合国环境署邀请

参加江苏绿色贸易能力建设研修班

润物无声,风化于成

记得我第一次讲授《绿色价值链》国际课程时,我的班上有一位来自叙利亚的姑娘Samara。她不同于班上那些能够在自由讨论环节侃侃而谈的其他国家学生,Samara每次总是腼腆地看向我,似乎害怕我提问她,又似乎期盼我跟她眼神交流。下课后我跟她单独谈话,她告诉我,她对自己的经济学基础很不自信,有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我每次上课都会特意多讲一些基础内容,并鼓励她一起参与讨论。在参观调研的时候,遇到她感兴趣的中国企业,我会单独给她讲一讲企业成功背后可能的经济学动因。毕业的时候,Samara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王老师,谢谢你让我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国的老师。”回到叙利亚,她给我寄来了一个刻着祝福语的小铜牌:给我最亲爱的王老师,用我全部的爱与感激。

王苒与绿色价值链国际班留学生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在准备这份讲稿的时候,我把我长期合作、并对我的成长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们都一一回想了一遍:他们之中不乏世界知名的学术大家,也有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无论身份如何,学术成就如何,他们给我的印象确是一致的:严谨、细致、认真对待每一个关键细节。这些或光辉或平凡的榜样是我立志成为一名教师的理由,可他们对我的教育却从来不是通过一次课、一次讲座,或者一篇论文来完成的,而是渗透在每一次交流过程中那些小到可以忽略,却又让我铭记一生的细节里。润物无声,风化于成。点滴细节成就一个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将点滴细节贯穿到育人全过程,更是“三全育人”工作崇高却又质朴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于细节中厚植爱国情怀,于微末处彰显报国之心,愿我们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在育人的道路上,做一个永远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