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开放的长镜头
——乔雨纪实人像摄影集《镜头里的日子》启示录(下篇)
三、漫翻诗书
圣马可广场上的读书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杂货店老板在读书。除了读传统文化的书,可读一读西方学术史上的思想大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笛卡儿、培根、牛顿、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罗素......这些思想者,正是以其思想学术的广度和深度走进了庄严神圣的学术大厦并成为其中坚定的基石。
书房(苏格兰)。不读书的毛病值得反思。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阅读方可增智长慧,根治模仿和拷贝的痼疾,我们再也不能妄尊自大了!读书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杯咖啡一本书。在买不起书的时代,到图书馆读书是一件既快乐又严肃的事情......坐在露天咖啡吧的一角,手捧一本书,悠闲地看着,不时懒散地抬起手端起精致考究的咖啡杯咂一口用传统工艺碾磨的咖啡,仰起头漫无目的地扫一眼面前的街景与行人,又埋下头进入书本里。较之楼宇街头疾行的车辆,疾走的行人,以及酒巴中的喧嚣和茶楼里嘈杂的推牌声,不知要温馨几多......生活就像一本书,要一页一页地翻着,去慢慢地品味。只是书翻过去还可以重来,可是生命之页翻过去了就现也不能回来。每个人生都是一本好书,只是,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乔雨)
一个人在独处时是自由的,“慢慢地读,细细地品”体会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个体。“生活就像一本书,要一页一页地翻着”,翻出自己的节奏,超越过去的自我,达到内心的平和,在平和中静心聆听心灵深处,就像钟表的声音能听到它的声响。没有自信的孤独,哪来从容淡定?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可成;粗茶淡饭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中华大地古为“礼仪之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读书人的理想,乔雨先生达到了这个理想。他怀着新奇和憧憬的心境走出国门,到远方去旅行,对焦切换之间记录着旅程,一张张的照片就是一幅幅的白描,而文字是追忆和思索。千里归家,一边整理着照片一边梳理着记忆,象个秋后盘点收成的农夫。
当你翻开这本精美的人像摄影集,仿佛把你从喧嚣的闹市突然投进恬静的大自然怀抱,又好像从烈日炎炎的夏天陡然带入凉爽宜人的秋季……视觉与感情浓缩为书香世界,构成了乔雨摄影作品的魅力所在。乔雨先生在《爱情圣地维罗纳》一文中写道:“踏着脚下的石苔路,穿过由暗红色大理石铺就的“马志尼”步行街,不远处就是古色古香的绅士广场和草地广场。草地广场是欧洲最著名的广场之一,维城最高的建筑加德洛塔和宏大的马费尔宫依偎在广场四周。广场中间散布着露天咖啡座和林立的商铺,充满着生活气息仿佛千年不曾变过。咖啡桌上深红的桌布散发着诱惑,煮一杯浓浓的意大利咖啡闲坐一角,手捧一本怀旧小说,偶尔抬头望望来来往往的人群从下午到黄昏。教堂,古堡,尖塔与远处起伏的丘陵和更远处的阿尔卑斯山交相辉映,宛如一幅意大利风景油画。”
从古至今的读书人,有一种不知疲倦地阅读习惯。可是,这些年进入“一切向钱看”的拐点。国人在拐点里迷失了方向,出现文化信仰危机。乔雨著的《悟国学论管理》问道:为什么有着千年政治智慧的民族竟在近代积贫积弱,灾难深重?为什么社会精神越是高度规范人们却越是像一盘散沙?为什么我们拥有两万多卷兵书,积淀了五千年谋略智慧,竟然抵挡不住几条炮舰的冲击?......
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可怕在哪里?乔雨先生在《悟国学论管理》探讨:曾经给予封建专制制度巨大精神力量的政治智慧,已经成为同样巨大的精神包袱。在它把专制推向极致的同时,已经夯实了精神世界的壁垒。梁启超在把先秦学派与希腊印度学派比较之后,尖锐地提出中国学术有六大缺点:一是论理思想缺乏;二是物理实学缺乏;三是无抗论别择之风;四是门户主奴之见太深;五是崇古保守之念太重;六是师法家数之界太严。前两点阻碍了科学技术、自由贸易在中国诞生和发展。后四点扼杀了学术自由,使读书人的思想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进而阻碍了民主与科学的发展。
封闭带来保守。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儒学代表人物张君劢曾痛心疾首地说:“然秦后两千年来,其政体为君主专制,养成大多奴颜婢膝之国民。子弟受大家族之庇荫,依赖父母,久成习惯。学术上既受文字束缚之苦,又标‘受用’‘默识’之旨,故缺少论理学之训练,而理智极不发达。此乃吾族之受病处。”
没有当初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成就。开放带来硕果,《镜头里的日子》是改革开放的众多硕果之一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看不到的国外镜头。回首反思“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丑陋”(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分析,明代以前中国文化并非“酱缸文化”。文字狱与八股文是明王朝使中国文化淤塞成为“酱缸”的两个工具。文字狱是外在的威吓,而八股文是内在的引诱,将读书人拖拉进官场,做官成为人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读书人进入官场之后,就与民间成为对立状态。人性尊严在官场中被严重歪曲,这正是酱缸文化的特征之一。
开放带来进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人增长了胆识,抓住了富强的时机。李克强总理说:中国40年来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可以说中国人民从开放当中得到了甜头。
《镜头里的日子》启示:今天,我们在经历无数挫败后,终于走到了成功的前沿,那就是继续改革开放!开放!开放!!开放!!!对外开放的大门,决不会也不能关上!
四、日子系列
牵引生活与牵引未来。
奔放的英格兰女孩。“欢乐是一种宽容,欢乐是一种风度,欢乐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柯蓝)。微笑起来吧,别让自己的人生输给了心情。人生短短几十年,而你每一天的生活状态就组成了你的整个人生。不要让坏情绪影响了你的人生。
问侯。独特的鉴赏视角,乐观的生活态度,至诚至善的真情,触动读者心底柔嫩的角落,体会轻易体会不到的感动。
去教堂。
教堂总是温暖的。“人们应该尽可能地把旅程做得充实丰满、色彩斑斓一些,等到达终点盘点的时候能够说:不虚此行。”(乔雨)
“在法国南部,风景如画,田畴似锦,千里田园一望无垠。紫色的薰衣草,玫瑰色的葡萄交替出现。远处,巍峨的古堡在夕阳的映衬下如梦如幻。耳畔,教堂钟声从中世纪传来。......夜幕降临,全家一起看场戏,吃顿丰富的晚饭。与碰到的邻里热情地寒暄着,闲情悠悠,其乐融融。......遇到结婚生子就是天大的事情,起起落落一季的夏天就会在欢乐中慢慢地过去......”——这是《镜头里的日子》日子系列的开篇语,乔雨先生描绘的这个场景应该是工业革命前的日子。乔雨先生写道:“日子似行云流水,永不停歇。朝花夕拾之间,知足就是幸福。知足并不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而是让人把节奏慢下来,去感悟和体会那些已然拥有的快乐与幸福时光。”
每日下工后,若能有片段小憩,静下心来观云听雨,笑迎春耘、夏薅、秋收、冬藏,那种豁达潇洒便会闪烁出来,视浮名如空中的云烟,待钱物清晨的薄雾,由此获得宁静与祥和。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家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是可以礼赞的。乔雨向往的生活是:从今以后的日子,“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大自然是乔雨人像摄影的源泉,他通过选择恰当的情节和合适的摄影语言,表现异域的原野风情。在明快的光线中,几条小船静静地泊在海边,蔚蓝色的大海在画面中无限地延伸……无不透露着他对自然界的柔情和炽爱,令人产生平静的愉悦。
乔雨摄影作品的切入点往往是古老的街道,沧桑的建筑,有一种很强的穿透力,将人的思绪抛向悠远悠长的过去时空。如罗马的废墟,法国的古堡和印尼的神庙。而对人物的捕捉却注重瞬间的神采和真情的流露,如意大利父女深情的对视,尼斯海滨老夫妇牵手漫步等等。
乔雨的创作不是简单的纪录,而是在选择、提炼的基础上,用独特的摄影语言将其艺术地表现出来。一景一物,凝聚着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对美的一往深情,对生活的感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高帆先生,在乔雨另一本摄影集《天涯只履》中评价:“作者将感情投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喧闹的街头、林荫下的小憩、忙碌的人群、街景雕塑……每一幅作品中都是那么地自然、和谐,而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在这些表现细节的画面中,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特别是对不同城市的人物拍摄,从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都市风情,好莱坞小丑的夸张、日本老人的沉静、泰国少女的活泼,在他的作品中活灵活现,而那幅纽约流浪汉,以简洁的构图,明快的线条,勾勒出都市的另一面。”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美,是乔雨所追求的境界。诚如俄罗斯作家契诃夫说,“置身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和思想。”干净就是一种美好。追求美好的境界。人像摄影集中的日子系列用镜头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命,对自然的看法。他的作品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读者阅读了他的人像摄影集,有一种通透,洒脱,坦荡之感。柏林墙倒了,成为了历史,穿墙而出跨越疆界,相交相融将成为可能。《镜头里的日子》出版,丰富了对外开放的内涵,对于以后的经贸合作、人文交流,互利合作格局有借鉴意义。
五、脉脉亲情
周末一家人。
父亲的肩头。
相互见证。
慈悲的心。欧洲,街头长椅上,秋风萧瑟,一位年长的旅行者手拿干瘪的面包,深情地望着面前孤独的鸭子,不时与鸭子分享已经不多的面包。旅行包放在身边,是归来,亦或是启程?
分享的是亲情。
忠诚的朋友。
乔雨在《镜头里的日子》.跋写道:
在150年前,有一个英国年轻人约翰·汤姆森,带着新发明的照相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此行的目的就是用镜头如实地记录中国的城市、乡村、山川、河流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他雇了八个人扛着笨重的木质照相机和器材行走在中国的城市与乡间,在中国行走了三年,拍摄了三年。三年以后,他带着1200张摄影作品回到了伦敦,然后出了一本轰动世界的摄影集——《中国与中国人》。他后来被西方誉为纪实摄影之父。
自那以后一百多年,有无数的英国人、欧洲人因为看了他的作品而了解中国。还有很多人因为看了他的作品而决定去了遥远的中国。可以说这个人是中英摄影交流的先行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约翰·汤姆森离开中国150年后的2017年夏天,在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之际,我带着我的摄影作品来到伦敦,来到约翰·汤姆森的故乡举办《行走中国》摄影展。我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来向约翰·汤姆森,向所有为中英文化交流,为中英世代友好作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镜头里的日子”的视角对准普普通通的人群,真实反映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走出了中国,走向了开放的世界,不仅仅是器物层面上的学习,更重要是文化价值、人生信仰等“文明”上的参考与融汇,从而化解“文明的冲突”,力争从“战略竞争对手”转化为“战略合作伙伴”,这需要改变惯性思维,从虚拟的“清明上河图”走出来。从“镜头里的日子”中看出,作者已经走了出来。作者在在张扬域外人类文明精华的同时,不忘对自己民族历史和文明进行反思。如在《通往天堂的巴厘岛》中面对浩瀚的大海发出的感叹:
听听吧,这海浪。那是身高九万里的盘古滚滚血液汇集而成的大海啊,动脉与静脉黄河与长江,是盘古心脉的搏动。听吧,惊滔拍岸、卷起千堆雪,浪花淘尽多少英雄。曾经,汹涌澎湃的大海镇住了孟德,吓退了甘英,颠覆了忽必烈九千战舰;九千战船竟抵不住大唐和尚的一叶孤帆。听听这海浪。在陈天华投海的十年前,黄海海面上舰炮隆隆,掀起波浪滔滔,而正是这巨浪,将这条斑驳苍凉的帝国之舟没顶。其实,真正淹没帝国的不是海水,而是公车上书的热血青年的泪水与他们流淌在菜市口的血水。多少黄色子孙的蓝色强国梦!这海浪。
国人不能沉溺于所谓的传统,因为这是一种还没有经过现代文明理性过滤的旧传统,如同作者面对浩瀚的大海发出的感叹,产生的反思,如何重塑现代公民意识与文明行为。这种感叹与反思,早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新文化派、东南派,都有为沉疴之国“开药方”的反思,爱国执忱来自顾亭林等人的经世救国之风。
显然,这是是一个艰难的文明转型,这样一个文明转型迄今已两百年了,挫折多,坎坷多,失败多,康有为的改良失败了,洋务运动失败了,孙中山的革命失败了,后来的“新生活运动”以及“文革”的试验也失败了……今天,文明转型进入到难产时期,风波频生,充满艰难!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展现了一个庞大帝国,始终无法突破制度桎梏而带来死亡后果。也让人想到旧传统到这个时期,已然沦为一架高速坠落的电梯。迈向新的现代文明,要做的事就是另辟新径,突破黄炎培所说的“历史周期律。黄仁宇先生指的“中西文明融合”,是当今大事,改革开放是当今大事。
《镜头里的日子》给我的反思是,国人在今后的开放中需要跨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抛弃认知上的狂妄自大,客观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将传统转化为现代。第二道坎:尊重个人选择的权利,宽松人文环境,完善市场竞争规则。制度可以遏制人性的阴暗,市场没有竞争与规则,假冒伪劣就会流毒人间。第三道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现代文明,跳出夜郎自大、井底之蛙的桎梏,是为当今之急需。
《镜头里的日子》是一扇开放的窗口,在突破一道又一道“坎”中,为突破自我,为文明生活打开了一扇窗。而出路则是中西文明融合,即传统中华文明与发达国家科技文明、市场文明、法治文明的全面融合,进而形成新中华文明。
《镜头里的日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和解!重新审视几十年来的惯常行为,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回归人性人道人情,做自己心灵和思想的主人,重建一个互相关爱的正常的社会。
放眼五洲天地宽,开放窗口立标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准确把握国家前途与命运,冲破“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李克强总理说:“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祖国的明天究竟怎样,是由每一个人现在的认知和行为来塑造的。认清现实,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合理的选择。固守乃愚,变通方强。《镜头里的日子》让我走向蔚蓝色的海洋,如同自由的飞鸟在蓝天下飞翔。沐浴着早春天的霞光,背起远行的行囊,扬帆再启航。
明月醉荷花,大漠收残阳;开放时代,中国希望!
2022年5月26日、二稿于北京延庆温泉西里
注:《镜头里的日子——乔雨纪实人像摄影集》载入《妫川文集》北京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本文评论者简介:石中元、北京作家,出版高级编辑。著有散文随笔集《来自地球村的报告》(青岛出版社.1995年8月版)、《我们的未来与人类的世界化──话说全球意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文摘》、《新华文摘》转载过他撰写的“十谈现代文明病”、“人类回到了半健康时代”等随笔文章。
责任编辑:麦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