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一家由听障人士经营的咖啡馆正在改变当地人对这个群体的态度。
30年前,纳赛尔·塞尼翁多出生在乌干达中部的马萨卡区,他10岁时失去了听力。他的父母是咖啡种植者,尽管当地社区对聋哑人持否定态度,但他们仍支持他的整个教育过程。
塞尼翁多说,他创办咖啡馆不仅是为了改变人们的态度,也是为了给这群人(听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乌干达统计局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该国4000多万人口中,有100多万聋人。乌干达全国聋人协会认为,由于数据收集不充分,再加上耳聋是无形的听力障碍,估计现实中聋人人口更多。
斯塞尼翁表示,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现在生意不好,但他希望生意恢复正常后,在全国各地开设更多的无声咖啡馆分店。
记者:张改萍、李成
报道员:罗纳德·塞坎迪、阿嫩·帕特里克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佘云、吴志强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