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老大哥做生意,因为偶然性的机会赚了很多钱。后来这位老大哥生意也不做了,整日沉迷于吃喝玩乐,陷入醉生梦死的状态中。于是,就有人问了:你这么有钱,又年轻,为什么不再去投资个新项目做做?
老大哥说:我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清楚吗?我也没上过什么学,没什么大的能耐,只不过凭运气赚了这么多的钱。我要是不去投资,我就这样吃喝玩乐一辈子也花不完,我要是去再投一些新的项目,指不定这些钱哪天就都没了。吃喝玩乐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投资。
当时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那一瞬间有些赞叹老大哥的智慧。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依然如此。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很多中产家庭最难迈过去的砍。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大的方向上看财富的来源只有两种:劳动创造财富,金融创造财富。
劳动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所用的创造财富的方式。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技术,打工获取一定的收入。但是这种创富方式极度依赖于你的时间,且哪一天你不工作了,收入也就没有了。
所以,很多人会接触到金融创造财富(钱生钱)的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把钱存银行,一年之后可以拿到2%的利息,实现财富增长。在这种方式中,我的财富增长可以完全脱离我的劳动能力,哪怕我天天在家躺平,也能实现。
可怕的是,金融创造财富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消灭财富的速度也非常快。
普通人做投资要达到什么样的收益,才算合格或者优秀呢?我们先不拿个人举例,可以先看下银行中的佼佼者,招商银行。
众所周知,银行会把用户的存款拿来发放贷款,通过赚取利息差的方式来获得收益。招商银行2023年对外贷款的收益率为4.26%,不良率1%左右。通俗点说,就是招商银行把客户的存款以4.26%的利率对外贷出去,同时在借款人有资产抵押的情况下,依然有1%左右的不良贷款(贷款有可能收不回来)。
银行家们做了几十年的理财生意,通过不断地竞争,最终也只能获得4.2%的收益,其中还有1%的本金可能收不回来。
实际上,债务融资随着收益率的上升,坏账率会大幅上升。比如6%的收益率,对应3%的坏账率,看起来风险好像还行,但是33次里面只要有一次出问题,你的财富也就没了。而你却无法预知,下一次会不会出问题。
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觉得自己的风控和收益能做的比银行好吗?优秀的银行尚且只能做到4.2%,那些市面上动辄年化收益超过5%的理财,是否需要打个问号?
这些年,我相信很多人身边不乏看到这样的案例:xxxx购买了什么理财,最后暴雷导致血本无归;更有甚者杠杆买入,暴雷导致负债累累。除了以上案例,这两年身边又多了另外一种案例:xxxx前两年投资房产,目前首付已经亏完,巨幅套牢中。
之所以这样的悲剧经常出现,无非源于人性之贪。
一是希望通过投资获取更高额的收益;
二是希望这样的方式能持续不断地获得收益。
其实目前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对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友好”的。是的,你没看错!2024年,股市汇市房市一塌糊涂的环境,竟然对普通人比较友好。
正因为投资环境差,导致很多人可以安心的把钱存入银行吃利息。加上国内已经连续5个季度处于通缩的状态。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虽然你存银行一年也就1.5%利率,但是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率为负的,所以实际你货币的购买力在国内不仅没有削弱,而且还在增长。
从大的环境背景上看,当下银行存款变成了较好的理财方式。
但如果股市起来或者房市持续走高,那很多中产家庭的存款肯定不甘心坐等吃银行那点利息,必然往股市和楼市转移,成就大量的接盘侠。金融的本质就是寻找接盘侠。资本市场不缺韭菜,只是现在还没能让韭菜心动。
这其中的根源在于人性之贪婪。房地产的十年大牛市,最后套牢了很多投资客;股市的历年牛市,成为了散户亏损的根源。牛市背后的真实目的不是让韭菜赚钱的,是为了让韭菜们心动入场的。
所以,理性克制自己的贪念,如果你想通过金融创造财富,却不了解自己的对手盘,不知道自己的收益由谁承担,对方是否有兑付能力,那你很可能就是别人的对手盘。
在现在的自媒体上,不断充斥着各种通胀即将来临,中产财富将被洗劫的各种谣言。实际上,绝大多数普通人并不具备抵御通胀的认知和能力。也很少有人因为通胀而破产,但很多人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
再者,就是路径依赖。也许某次投资确实获得了预期回报,但是不了解其中之根源,再次依赖这样的路径,最终也会把凭运气赚到的钱,凭实力还回去。
其实,用金融创造财富是一项极具专业的事,它不是一门学科,是一个知识体系。而这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很多中产家庭为什么难以迈过去,甚至在金融创富的道路上被消灭掉。归根到底是颠倒了投资的逻辑。
不是因为你有了钱,你就可以去通过金融手段创造财富;而是你先构建了的投资知识体系后,再利用你的钱,通过金融手段去创富!一旦这个逻辑颠倒了,那贪欲越大,财富消灭的速度越快。
最后,我们在反观开头案例的老大哥。老大哥有钱,但是不投资,认清自我,克制住对财富的贪欲,保住了大量的财富,这确实是一种智慧~
来源于:公众号高俊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