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事业和生活中处于顺境时,能够愉悦恬淡,谨慎不苟;有些人在人生步入低谷时,依然心中充满欢乐,自由自在;有些人在生活遇到困难时,照样活得幸福美满,无忧无虑。可是,也有些人常常求荣却得辱,求快却得慢,求乐却得苦,求而不得、得而不知足却成为不少人的人生常态。是啊,人们总在持续地追问,乐从何来?
我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说过,在人的一生当中,能使自己快乐是聪明,能使周围的人也快乐是智慧,能使更多的人包括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都快乐则是睿智,是真聪明,是大智慧。快乐和幸福需要智慧,追寻快乐和幸福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引。
正像许多不同阶层的人士所共同认知的那样,中庸就是这样的一种博大智慧和思维方式,是影响价值取向的思想立场,是衡量世人品行的精神标尺,是支撑文化传承的人文纽带。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庸早已镌刻在世人道德人格的灵魂深处,成为人生处世理事的至高追求;伴随历史车轮铿锵前行,中庸也已渗透到人文领域的方方面面,影响到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按照中庸的准则来处事,往往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人格的重要象征,是一个人智慧的重要体现,往往带给我们发乎内心的本真快乐。
中庸之源天下大本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细细研读《中庸》,颇多感触。为此,我总想梳理对中庸之道的些许感悟,在梳理中深化修养,在修养中升华认知。梳理工作一般总是从探源开始。
中庸思想起源颇早。据《尚书·虞书》记载,尧舜禹三帝人格正直、中正平和,安民惠民、柔近怀远,是遵循“中庸之道”的智者。
西周初年,周武王诚邀殷商遗臣箕子辅助国事,箕子向其提出的九章大法中即有中道思想:“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继承发展了“中”“和”思想,首提“中庸”概念:“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中“中庸”仅现一次,但中庸之道却贯穿于字里行间。子思在《中庸》中记录孔子所言:“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对中庸思想推崇备至,将中庸之道视作长治之道、君子之道、宇宙之道,称其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实乃中庸思想集大成者。
到了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中庸思想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高峰期”。北宋大理学家程颐注解中庸为:“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也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朱理学基于维护封建王权和伦理纲常所阐释的中庸理论,对中庸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后世争论埋下了伏笔。
《中庸》首章之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阐明了中庸之道产生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农耕文化,尊重和顺应四季更迭、阴阳轮回的天时变化,追求和倡导相互依存、中和共生的天人关系。由此发展而来的中庸思想,提倡合乎自然与人性的情理与道德,推崇以至诚至善达到天人合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规律的领悟和顺应,“可以与天地参”,这就是圣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在安徽工作期间,深为徽文化之精粹而倾倒。我认为,徽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可凝练为“和合”二字,其本质上与“中和”思想一脉相承,也是体现了天、地、人之大道。对于这一点,不少学者和同事都很认可。
中庸理论广博而精深,究其内涵是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及权变时中。
“执两用中”是由“执中”发展而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古代先贤认为想问题、做事情要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掌握分寸而不走向极端。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圣人看来,“君子”协调各种矛盾因素使之达到和谐统一状态,“小人”把各种矛盾简单并列却未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权变时中”意即解决矛盾、处理问题既把握“中”的程度,又顺应“时”,顺势而为,知权达变,合时变通,正如圣人所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中庸》所提倡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为把握中庸思想内涵指明了内在尺度与外在要求、内在修为与外在践行相统一的道路。中庸思想的内涵就如同禅宗所欣赏的“花未开时月未圆”的境界,是追求一种适度的唯美、绝佳的意境。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中庸之道注重总结事物发展规律,阐释为人处事方法,解说修身养性途径,是值得发扬传承的优秀文化。人们通常认为,中庸知难行亦难,甚至知难行更难。然而“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对中庸之道的感悟践行,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删芜就简。
若乘坐率真执着之舟,以慎独为舵、忠恕为帆、至诚为桨,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完全可以日益抵近中庸修养的光明彼岸。
中庸倡导“君子慎其独也”,一个人独处之时,更应该谨慎检点,恪守中庸之道;倡导“忠恕违道不远”,待人处事能够推己及人,能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别人,离中庸之道不远矣;倡导“唯天下至诚”,只有坚持至诚,发挥善良天性,才能达到至仁至善的中庸境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历史上,中庸之道等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延续,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光辉。
我曾到过一些经济发展快、社会秩序好的地方、企业和农村,在同干部、群众交流时,我非常认真地听取他们的经验介绍。我发现,这些地方、企业或农村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承甚至光大了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崭新有为的时代,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良好的社会风尚,创业创新、奋发有为、报效国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社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一些人不能正确把握个人利益的“中”和“度”,欲求不满、私心膨胀、诚信消减,个别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显然,我们仍需运用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来解决现实问题,理性看待和正确运用中庸之道是无可回避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
思辨正名坚守达道
内涵深邃的中庸之道,是极具哲学智慧的方法论。它总是追求中和、反对极端,总是轻声细语、与人为善。运用好了,可以“冤家路宽”,可以“水火相融”。然而世人对它的认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它的评说大相径庭、决然对立。
“中庸”,既被奉为道德至高标准,也被当作平凡无能代言,一度蒙受知性与实践的双重误解。也许人文思想的延续发展就需要历经坎坷、百般锤炼,勇于把苛责当作良药。直面曲解,积极思辨,意义良多。
有人认为,所谓“中庸”,就是简单的中立与调和,明哲保身、袖手旁观,圆滑处世、八面玲珑,会“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中主义、模棱两可、一团和气,与个性发展相对立;思前忧后、顾虑重重,无原则、无立场,同解决矛盾问题、推动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甘于平庸、隔岸相观,不出头、不冒尖,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反对社会革新,鼓吹守旧倒退,是封建社会遗毒……
上述观点,好似切中中庸之弊,实则背离中庸本义,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世人对中庸的认识和评价。事实上,中庸并不是刻板固化的教条和模式,而是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辩证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和而不平庸”的智慧结晶。
中庸反对折中主义、排斥麻木之道,赞成改革创新、接受文化自省。一些人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把中庸之道理解为折中主义。在哲学上,折中主义是没有独立观点的,是各种元素机械地拼凑,而中庸之道强调“允执厥中”,更多指向对立双方达成和谐统一的平衡。
也有观点指出,中庸麻木不仁,造就了大批不分是非、伪善欺世的“乡愿”。实际上,中庸所崇尚的“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是要求谨慎行事,但反对隔岸观火;要求量力而行,但反对无所作为。
还有人把“误国误民、遗毒遗害”的标签贴到了“中庸”身上,把它视作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文化根源。这是对中庸某大的误解。中庸历来赞成“通权达变、否极泰来”,它不反对登高冲顶,只是希望能够选择合理的路线攀上巅峰;它不限制迎接挑战,只是希望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接受考验;它不阻碍吐故纳新,只是希望能够采取适宜的方式冲破束缚。对封建社会大行其道且异化歪曲的“中庸思想”,确实要旗帜鲜明反对。
朴素中庸思想就是希望世人洞察世界本源而达到知行一致,修养崇高品德而感化周围大众,磨练杰出才能而造福国家社会。
是非曲直,自有公断。
当我们回望历史,中华文明一路踉跄走来,每到艰难险阻关口,却总有中庸之道的明启与搀扶;每遇复杂多变时事,总有中庸之道的舒缓与化解。
诚然,中庸之道不是包罗万象、无所不能,亦非臻于化境、没有瑕疵,在事物发展运行上也会力有不逮、力不从心,但这并不妨碍对中庸之道的延续继承与发扬光大。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中庸思想也与时迁移、应物变化。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庸之道,开展理性思辨,促成文化自省,使这一经典思想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推陈出新,始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悟中庸之道,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感觉一样,既为之欣喜,又为之纠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其境界是至高至深的,有时难免让人感到缥缈玄奥、晦涩难懂。
朱自清先生指出:以往曾作为启蒙教材的《四书》,到了今天却成为很难读懂的“天书”,“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
现在看来,集中体现中庸思想的传统文化典籍篇幅不长,但正所谓“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人们往往能抓住中庸的形态,却很难触及中庸的灵魂。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难,在于难以长久秉持和坚守。
唐代大儒孔颖达提出:“叹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择中庸而不能守,是许多人尤其“聪明人”的通病。“聪明人”往往能够很好地领悟中庸之道,起初也可能将其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来信奉。而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遇到现实困难或面临利益抉择时,所谓的“聪明人”总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大多会选择利己而非利他,从而忘掉了自己的本心,失掉了对中庸之道的坚守。
孔子盛赞其弟子颜回执着坚守中庸之道,“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清心寡欲、安贫乐道,不事张扬、厚积薄发,是深谙中庸智慧的贤者、坚守中庸大道的典范。
践行中庸之道,贵在持之以恒。道不远人,至高无上的中庸之境虽然很难达到,但并不妨碍世人对中庸境界的执着追求。若永远保持一颗百折不回、执着坚守之心,让一言一行散发出智慧的灵光,让一举一动透露出修养的气度,就能真正做到将中庸之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践行中庸之道,要像王国维所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有“望尽天涯路”的志向,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毅力,有“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然后才能接近“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丽意境。
过犹不及把握尺度
我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器皿——欹器,其未注入水时略向前倾,加入少量水后则逐渐竖立,一旦灌满水就会倾覆倒尽,如此循环往复,可作记时之用。一日孔子赴鲁桓公之庙,见欹器,观后曰:“虚则器,中则正,满则覆。”过犹不及的道理尽在其中。
中庸思想的本质,就是对一切事物不偏不倚地对待,在“过”与“不及”中寻找平衡点,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是最难也是最佳的把握,是最值得追求的境界,深刻体现在为人、处事、交友和施政上。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万事讲分寸,凡事皆有度,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度,就是得体、正好,也叫适度、恰当。在民间,百姓中也有一个很形象、很恰当的说法,就是“茶七饭八酒十分”。其实,这里也是在说度。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把握好尺寸、掌握好尺度,就是水平、本事和才华。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好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他们具有德才兼备的优良素养,而且在实践中展现出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协调平衡、掌握分寸的不凡素质。仁人君子往往秉持中庸之德道,将“过犹不及”融入到人格血液中,安然平和,弘扬美德,努力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做人有度,就要分美丑、辩善恶,往往美德前进或后退一步就会归于恶习。因此,为人处世,既要坚守,又需妥协;既要有进取之心,又要存平常之心;既要有平等之心,又要存差异之心;既要鼓励利他,又可以理解他人利己;既要诸恶莫作,又能引导人众善奉行。安身立命,既要有情有义,又要遵德循矩;既要孝悌友爱,又须情理相融;既要刚柔相济,又该动静相辅;既要讲真理法治,又要讲慈善德治。
在欲望面前,把握好度更是至关重要。有人云,饮食无度,便会伤身;荒淫无度,必致误国;贪婪无度,可能召来杀身之祸;玩笑无度,会伤感情,有时甚至在无意中与人结怨。
人之欲可谓是生理本能,积极正当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则是社会前行的阻力。从茶道观人生也是如此,度的把握、品行的坚守、心态的平和都不可或缺。采茶时间要适宜,杀青、烘焙的火候要适当,温度过高了茶叶就会烤焦,低了就会氧化、发红。同时,只有保持淡定的心境和超然的态度,才能达到“有滋有味”的品茗意境。
在“过”与“不及”之间寻找平衡,往往能够泯息个性的偏颇,激发智慧的圆通,摆脱物欲的蒙蔽,提升生命的本质。
凡事要张弛有度,适可而止。
世人常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话不可说尽,势不可使尽。”体现在欲望追求和为人处事过程中,就是坚持“适度”为美,既不懈追寻又取之有度,既严肃紧张又活泼松弛,既切中关键又适可而止,既无过之又无不及,在复杂多元的利益中保持一种淡泊,在纷繁芜杂的矛盾中寻求一种包容大智慧的平衡。
张弛有度就如同对美到好处的认知,“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适可而止就如同对烹饪火候的拿捏,火候不到,菜生难嚼;火候过度,糜烂焦糊;火候适中,珍馐可成。古人把“惠而不贵、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视为君子“五美”,也是强调做事情不能过度。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如果处事有失偏颇,言行偏激狭隘,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则违背中庸之道,很有可能使事物发展脱离正常轨道。
美好的东西也要有度,聪明过了就是狡诈,勇敢过了就是鲁莽,谦虚过了就是虚伪,谨慎过了就是胆怯,包容过了就是纵容,仁爱过了就是溺爱,自尊过了就是傲慢,礼貌过了就是谄媚,雅致过了就是花哨,节俭过了就是吝啬,认真过了就是僵化,干脆过了就是轻率,欢笑过了就是吵闹,情感过了就容易缺乏理智,执着过了就容易滋生霸道,威严过了就容易成为“寡人”。
正如同弹奏古筝,弦既要粗细适宜,又要松紧适度,如果琴弦太粗太松,就很难发力,演奏不出优美旋律;如果琴弦太细太紧,就声音尖噪,而且极易崩断。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生在世,还须交友有度。君子和小人都交友,但友情维系的基础不同、达到的境界不同。
交友不是交“位”、交“权”、交“钱”,而是交情、交义、交心。从小,长辈们就教导,要远离“酒肉朋友”,这个“酒肉”二字是贬义的,意指很广,但主要意思是这种朋友不可靠。而结交知心朋友,不仅能欢悦情感,还能合力成事,更能见贤思齐。
中庸之道关于交友的核心观点就是,把握亲疏尺度,分清益损远近。在良莠混杂、美丑并存、复杂多变、色彩斑斓的社会环境里,既要学会担当和接受,又要学会拒绝和反对,体现在交友上就是应交纯洁之士、须绝不良之友。即便与善者结交,也要做到亲疏有度、淡而不断,走得过近会厌倦,离得太远会陌生。
无论古今,中庸交友之道,实为一种明智选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想问题、做决策、抓政务、办事情要“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这与中庸之道所阐述的“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不谋而合。为了确保决策科学、施政合理,必须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到基层听取意见,到民间寻找智慧,进而形成科学合理、适宜可行的工作方案。
比如在过往的“三农”工作中,我们尊重农民和地方的首创精神,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注重实施中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循序渐进。我们坚持稳定而不折腾,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完善而不跑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坚持创新而不停滞,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拓展到林地和草原。
在残疾人工作上,努力让残疾人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平等享受各种权利,包括残疾人考驾照、残疾人运动员获奖待遇等问题的解决,都体现了中庸过犹不及、不偏不倚的思想。
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每次登黄山总有不同的思绪和感悟,但最令我难忘的始终是优美雅致、苍劲挺拔的黄山松。
我钟爱于黄山松,曾与身边的同志们一起提炼出富有时代特色的“黄山松精神”。黄山松之所以能在岩石夹缝中生存发展,并且千姿百态、美丽绝伦,正是因为顺应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根据山势、阳光、云雾、风霜而成长。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是黄山松的精神特质,也是黄山松昭示的大道。
与时俱进凝聚了中华文化的中庸智慧。时,既意为时间时节,又涵盖时机时宜,更反映时局时势,意蕴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古人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还有诸子百家提出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因时变法”“与时俱化”“应时达变”等思想,都阐明了时的重要。
中庸之道推崇“适其时,取其中,得其宜,合其道”,其中就蕴含着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思想。中庸强调要有合时之举、权宜之计,对规律、原则、道理等不能一味固守、生搬硬套,要与时偕行、随机应变,变通而不固守、变化而不单一。
儒家学说之所以传承千年、长盛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遵循了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当下,我们倡导与坚持的与时俱进,注重紧跟潮流、昂扬奋进、包容开放、顾全大局、锐意创新,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与总结、改造与升华。
古人云:“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势,是一种趋势、一种方向、一种潮流,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大方向,往往顺势而为则如水推舟、事半功倍,逆势为之则逆水行舟、功败垂成。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顺应了时势,时势也成就了英雄。纵观北洋军阀的风云演变,为什么一个个拥兵自重、甚至一度占据半壁江山的大军阀,最后都众叛亲离、惨遭失败了呢?除了他们本人和他们统率的军队没有理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与潮流逆向而行。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子兵法·势篇》指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势”作为战略战术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战争对抗之中,也体现在事态应对之中,强调牢牢把握大局、全局的情势,随机应变、顺势而为,掌握主动、占得先机。
星云法师曾言,“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在世界多元发展的今天,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我们更要认清大局与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真正做到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与时俱进为俊杰,顺势而为是英豪。为人处世,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既崇尚“守道不失”,又提倡“执经达权”;既要求“择善固执”,又赞许“从善如流”。
世人皆知晚清重臣曾国藩“忍”功了得、善识时务,其实他并非天资聪颖,但很有自知之明。纵观曾国藩一生,有起有落、有荣有辱,百折不挫、与时俱进,求阙惜福、功成身退,展现出把握时局、自我调整的大智慧,留下了体悟人生的绚烂与精彩。
我结识的江苏省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可称为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的典范。回望吴仁宝同志的一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极为鲜明的,拓荒坡为平畴,买磨盘建磨坊,建小厂盖大厂,合小村建大村,这些事现在看来似很平常,但在当年却需要不一般的胆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跟着时代潮流走,顺着发展大势办,摸着党的政策脉搏为群众服务,确实是见识过人、眼界不凡。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代要发展,国家要富强,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三农”工作中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顺势而为推进政策创新,坚持不懈推进制度创新,扎实有力推进工作创新。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安地亩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农业四补贴”,开创了政府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彻底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措施,构建了农业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推广和普及力度,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稳步向前;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继续坚持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权,放开土地经营权,促进了农村综合性改革不断深化……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确立,归根结底是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符合了农民的期盼,满足了农民的愿望。可以预见,顺应世界大势,坚持走自己的路,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的潮流将滚滚向前、生生不息。
和而不同合作共赢
“和”是当下“最熟悉的陌生字”之一,它看起来浅显通俗、易学易懂,实际上蕴含着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中和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雅正和平是备受推崇的艺术境界。
中庸之道也极力讲“和”,倡导“和而不同”,要求在坚守原则底线与基本价值判断的前提下,承认现实矛盾和具体分歧,尊重不同诉求和意见建议,不求同一、不求齐一,在相互协调与沟通过程中使多方利益与追求趋于一致并实现共赢。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堪称典范。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多姿多彩,和谐则共生,并不断丰富与发展。如果万物万事都同一了,相同的事物无论如何叠加,也很难产生新的事物,其发展进步也就停止了。
儒家用“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两种处世态度来认定君子与小人,认为“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
南怀瑾先生说:“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以“和而不同”治校,对各种学术流派兼容并包、各扬所长,形成北大“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和而不同是做人原则,也是处事之道。小到邻里相处、感情维系,大到治国理政、兴国安邦,都离不开和而不同。
中国人讲究和合理念,有矛盾要和缓,和缓不行要和谈,搁置不同而求和谐统一。中庸之道推崇“仁”“恕”“礼”等思想,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等,本质上也是为了达到“和”的境界。在社会治理方面,唯有和而不同才能“达天下之情”“事功无不立”,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求同存异是和而不同思想的发展。“求同”是为了筑牢“和”的基础,“存异”是允许“不同”。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首提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各方一致赞同。求同存异也是周总理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一以贯之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他说:“钢铁和水泥是性质不同的物质,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变成钢筋水泥那样强有力的东西。”
大国之间、邻国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应该理解对方利益关切,做到求同存异。现在我们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睦邻友好关系,提倡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正是国与国相处的智慧之道。
合作共赢离不开沟通协调。沟通不仅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较好地融入社会,不善于跟周围的人沟通协作,就很难得到理解、支持与扶助,仅凭个人力量也很难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很远。
沟通协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也是正确处理内外各种关系,促成共识凝聚、问题解决和目标实现的过程。沟通协调不仅是一种方式和手段,更是一种智慧和能力。往往善于沟通协调,就能换位思考而集思广益,就能融合异己而达成一致,就能彼此携手而凝聚合力。
纵观古今,凡是有合力的地方就是有活力的地方,凡是有合力的事业就是有生机的事业,凡是有合力的民族就是有希望的民族。
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树草共生、花叶共荣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我们常见兰花栽植于空幽之地、雅洁之处,但很难想象它可以附生在大树之上。现在兰花树的现象屡见不鲜,兰花靠吸取空中的水分附生在树上,不仅不会对树干造成伤害,而且还能吸收树皮裂隙中的腐质,还会给大树带来水分的滋养,组成一幅合作共生的生态美景。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共赢往往需要建立在尊重不同、尊重个性的基础之上,本着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态度,选择各方利益趋于合理化、趋于最大化的最佳方案,由此形成彼此信任和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
在世界多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推进交流交融、互学互鉴,让世界文明之园百花争艳、生机盎然。
以水为镜刚柔相济
在中华文化中,以水喻人、以水为鉴的传统久矣。水既是柔弱的,又是强大的。水至柔,却柔而有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的“柔弱”是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水在“柔弱”中积蓄和迸发克刚的宏伟力量。
所以,崔颢在《澄水如鉴》中赞曰:“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水性仁爱,滋润万物,生生不息;水性坚韧,滴水穿石,百折不回;水性柔和,顺势而为,随物赋形;水性豁达,虚怀若谷,包容一切。水的辩证法正合中庸之道,刚柔相济正是其中精髓。
在我看来,水有思想,水有人格。上善若水就是对水的思想和人格的真实反映。
《道德经》中指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大致意思是说,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水往低处流”,总是处于众人所不愿待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因而有水滴石穿之说,只有柔性的东西才有这么强的渗透性;因而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道,以刀斩水,水好像断了,抽刀回来,水又合起来了,水因其团结一心、凝聚力强而大显威力。当水发怒的时候,水也可以覆舟,所谓“洪水猛兽”,横扫摧毁一切,改变地貌地形。有时候,貌似平静的水面下亦有激流涌动,力量十分惊人。
所以治理江河湖泊,不能强堵,不可放任,只能疏导,既疏其畅流润泽大地,又防其泛滥危害苍生;既导其流淌生生不息,又防其污涸引发灾难。
唐太宗曾有“三镜”之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看在人的修为上,还可以以水为镜。
人生以水为镜,一切皆可映可鉴。
若水之明,则光明磊落;
若水之善,则淡泊名利;
若水之静,则心态平和;
若水之洁,则玉宇澄清。
水柔中带韧,柔中藏锋,柔中有刚,无坚不摧,用一种温婉的方式展现生命的气度、力度和硬度。水的流动总是顺着地势,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往哪里聚,体现着低姿态、高境界,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但是,当水真的遇到障碍时,它又激起百倍努力,激发全部潜能,信念执着追求不懈,咬定目标克坚不拔。它始终不忘归海的使命,总是不断流动寻找方向和路径,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破一切关隘险阻,义无反顾地前进。
由水及人,就是一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特质。像水之人,往往刚柔相济、恩威并施、顺势而为、有理有节,既有闯劲又有韧劲,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很多事办得就比较妥当。
《中庸》提出:“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宽裕温柔足以容纳天下的事物,发奋图强刚正坚毅足够执掌政局,刚柔相济的思想不言自明。
孔子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意味深长地告诫孔子:“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舌头虽然柔软,却能伴随人的一生;牙齿固然坚硬,却容易崩裂脱落。就像柳条枝,是很难被风吹断的,但是树干,往往容易被风折断或吹倒。
“刚、毅、木、讷、近仁。”刚毅表示坚强、果决的一面,木讷表现质朴、谨言的一面,这是古人称颂的四种品质。刚强和温柔都是人的美德,“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容柔和的心态教化他人,对于冒犯的人不用不符合道义的方式回报。
曾国藩体悟:“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所以他虽执掌重权、身居高位,却可以安然而归、全身而终。
有人总结,古代一些权臣将相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原因各不一样,但总结其教训,不外有四条:急论议一也,争名势二也,重朋党三也,务欲速四也。急论议则伤人,争名势则败友,重朋党则蔽主,务欲速则失德,此四者不除,未有能善终者。
可见,刚与柔非特指一个人的个性,而是应端正思想路线,不急议、不争势、不重党、不欲速,以柔守之,以刚正之,刚柔相济,无往而不胜。
在治国理政中,也需坚持刚柔并济、柔中带刚。体现在执政用权上,既有对待群众工作、民生工作的真诚坦然、柔情似水,又有对待改革工作、组织工作的作风硬朗、刚正不阿;体现在反腐倡廉上,既要实行廉洁浸润、柔性劝诫,又要做到重典治吏、重拳治贪;体现在国际交往上,既需奉行和平共处、睦邻友好,又需告诫不触及核心利益、不主动挑起争端。
遵循规律进退有据
《中庸》首章开宗明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自然之道是宇宙大道,自然而成,规律运行。唯有遵循规律、实事求是,才能让天地万物各尽其性;只要符合中和标准、达到和谐境界,天地万物便能生长繁衍。
《荀子》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道德经》指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中庸思想认为,每个人都需顺应自然、感恩天地,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顺乎事物的自然秉性,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人类若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洞察世间的真相,必须不断认识和把握自然和社会规律。作为个人谋划自己的人生,也必须顺乎自然、合乎本性,实事求是、因势利导。
我曾在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小山村墙上看到一段话,其中一句“操之在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生有很多事情都无法改变,但可以结合实际、顺乎规律而积极作为。
我们个人无法决定自己是否长得漂亮,但是可以选择活得漂亮;
我们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
我们个人无法完全决定自己生命的长短,但是可以努力拓展自己生活的宽度;
我们个人无法管控别人的言行,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品行;
我们个人无法左右天气的晴朗,但是可以掌握自己心情的好坏;
我们个人不能准确预测明天,但是可以好好把握今天;
我们个人不能事事要求结果,但是可以认真掌握过程;
我们个人不能样样顺利,但是可以事事尽力。
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怀揣至诚之心办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天道渺然,自有规矩;一饮一啄,因果相循。如果刻意违背规律、打破平衡,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人看到幼蝶破茧时的痛苦挣扎,于心不忍,帮其脱困。幼蝶虽破茧而出,但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无法飞舞,不久便会死去。只有让幼蝶感知痛苦、历经磨难,才会完成华丽的蝶变。助蝶破茧与拔苗助长一样都因违背了天道之矩,而付出了代价。
天道无言,但不可欺。
中庸之道崇尚以天地化育之道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而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加以征服盘剥;倡导以至诚至性对待万事万物,忠诚做人、诚信做事,与他人、与社会、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而反对被外物所累及、被欲望所左右。
若是过分贪婪、索取无度,终会受到大自然的警告与惩罚,终会付出代价,陷入痛苦。
人们在拥有的时候往往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多么可怕!
痛苦和代价使人们更加聪明和成熟,如今尊重自然、注重生态、敬畏天道、绿色发展渐成主流,这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与跃升。
进退之间彰显人生智慧。古人云:“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我们在生活中固然需要积极进取、不断进步,但不能只进不退、谈退色变。有时候需要有进攻状态,在艰难困苦中创业发展,在时代舞台上叱咤风云,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奋斗,都值得赞扬;有时候也需要退守状态,在淡泊中坚持清贫,在沸扬时坚守沉默,在名利场上守住寂寞,也同样值得赞扬。
事实上,做出适势进与退的选择是一种睿智,明确适当进与退的方法是一种手段,把握适时进与退的时机是一种分寸。
我们憧憬高歌猛进、赞赏知难而进、提倡循序渐进,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违背规律,超越现实,否则欲速不达,甚至半途而废。这里的退并不是胆怯逃避、懦弱退让,急流勇退、退思补过也是值得肯定的。
有时候,我们要审时度势选择退的路径,实事求是做出退的抉择,心悦诚服接受退的安排。处于矛盾和困难集中的风口浪尖,并不一定都要“进”,彼时“进”可能使矛盾激化而问题难解,相反适当的“退”可能会让矛盾缓和而问题化解。在一定条件下,退可以等待时机、再次出发,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进退无恒,不可绳也。”人生的态度,宜在进取和超脱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掌握一种适势、适度、适当。如果把握不好进与退的度,甚至在进退抉择中顾此失彼、惊慌失措,进入进退维谷、冰炭在怀的处境,则必然痛苦不堪。
然而进退维谷并非绝望无助,若处变不惊、沉着应对,或许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如果说“进退维谷”还有挽回事态的余地,那么“进退失据”往往意味着一败涂地。
进退得失之间,体现的是对大道和规律的遵循。
可是,人生三难,即淡泊名利是最难有的修炼、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认知、实事求是是最难做的事情,而难中之难是知易行难。所以,“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人生在世,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着手;既要从远处立愿,也要从近处起步。做到遵循规律,就要脚踏实地、拾级而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进退有据,就要坚持原则、遵守道义、展现风格、顺其自然。践行中庸之道,读懂人生、悟得真谛理当如此。
情发于中以理度情
“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情是生命的灵魂。我们的情感随生命而来,我们的世界因情感而精彩。古人云“道始于情”,“通情”方可“达理”,“薄情”必然“寡义”。没有情,就没有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属感,就没有生活的韵调和意义,也不会有社会的温馨和动力。
中庸之道既理性探讨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又重视表达人的自然与道德情感,将“理性”与“情感”通过内在张力有机统一起来,有一种“情发于中,言无所择”的意味。践行中庸之道,需要把握情与理的关系,做到以情悟理、以理度情。
对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中庸思想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但是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古代先贤对“情”的认知纷纷纭纭、莫衷一是,虽然所说不一,但趋向略同,指的都是人由心所生发的诸种反应。这种反应来自人的思维和感受,来自人的认识和判断,来自人的素养和修炼,并通过言谈话语、肢体动作、文字声像、行为方式等表达出来。中医所说“七情伤身”:喜伤心、怒伤肝、忧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心胆,说的就是情的影响力。
情,让人猜不透、想不清、看不明,有时剪不断、理还乱。然而不论如何想方设法回答情为何物,它最终体现的应是道德、精神、品格,着力追求的应是真实、善良、美好,渴望得到的应是幸福、信任、仁义。
中华民族历来讲情重情,中庸之道亦是近情论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一种自然情感,“发乎情,止乎礼”是一种伦理情感,“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一种孝悌情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一种交友情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仁爱情感,“忠告而善道之”是一种和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无言的影响、无声的教诲、无形的力量。
《中庸》认为“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通行的五种关系要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要求,包含着处理人际关系的伦常原则和真挚情感。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说的是上级要宽容仁爱,下级要真诚忠心,这是一种道义情感;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说的是父母要言传身教,儿女要恪守孝道,这是一种血脉情感;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夫妻好合,如鼓琴瑟”,说的是夫妻之间要鹣鲽情深、相敬如宾,这是一种濡沫情感;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人之恩亲,无如兄弟之最厚”,说的是兄弟之间要兄友弟恭、兄良弟亲,这是一种手足情感;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朋友之间要志同道合、互相帮助,这是一种相知情感。
亲情、爱情、友情从来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互动的,既要有情有义,又要亲疏有度。
人生在世,皆有情有欲,积极合理正当的情和欲是进取之基、事业之梯、动力之源、生活之味,也是家庭之幸、自身之福;而非分的情与欲,是事业之敌、健康之害、人生之祸、生活之灾,也是家庭之弊、自身之痛。
因此情还必须与理和礼相伴相生,三者彼此区别又互为依存。
在现实世界中,理是躯干,情是血肉;理需要情的润泽,情需要理的支撑;有理无情则冰冷干涩,有情无理则疯狂泛滥,惟情理相融则人生完美。在社会生活中,礼是情的规则、边界和指引,是情的节制、约束和示范。没有情的礼是镣铐和锁链,束缚心灵,摧残人性;没有礼的情是野火和洪水,毁灭自己,贻害他人;有情有礼才是和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
超然心境难得糊涂
有人说,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由此可见,“糊涂”是一种人生哲学,是阅尽人生百态后的超越与悠然,是历经世事沧桑后的成熟与从容。中庸之道倡导克己复礼、适度隐忍、和光同尘、不露锋芒,其中就蕴含着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古代一位道士为求得养生秘诀,访问一位百岁老人:“汝何以长寿?”老者答曰:“吾信三不知,不知事,不知生死,不知有身。”话中玄妙令道士叹服。
所谓糊涂,不是头脑混沌、是非不分、无所事事,而是表面糊涂、内心清明、当为必为,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事实上,外表似愚钝、心头实洞明,是守拙更是睿智;不逞口舌利、不议人是非,是讷言更是豁然;委屈而求全、知进又知退,是隐忍更是策略;能以德报怨、能外恕于人,是吃亏更是坦荡;能矜而不争、能群而不党,是淡泊更是超脱。
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的人才能深得真谛;难得糊涂是一种修养,只有淡泊名利的人才能看破纷扰;难得糊涂是一种胸怀,只有超凡脱俗的人才能举重若轻;难得糊涂是一种气度,只有器宇轩昂的人才能秉持拥有。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倘若凡事都探个彻底、究个明白,虽然很聪明但也失去了生活的乐趣,“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未尝不是一种美的意境。
有时过于聪明反而会被聪明所误,就如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大儒大雅苏东坡,大智若愚说糊涂,“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几句诗表达了苏翁在遭遇“乌台诗案”后的人生感慨,他并非真的愿让自己的后人“愚且鲁”,而是希望能够觉悟大智若愚的境界,享受简单快乐的人生。
郑板桥曾书“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非图后来福报也。”这行款跋是郑板桥对自己处世哲学的一种阐释,写完不久便辞官归隐。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难得糊涂不是让人糊里糊涂生活,不是遇事麻木不仁,更不是无原则地放纵,而是在茫茫红尘中觅得容忍、礼让、宽厚和行止,休憩自己的内心,涵养自己的气度。
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张家与邻居吴家因三尺墙基发生争执。张家出了两代宰相,即张英及其子张廷玉,可谓书香门第、家世显赫。张家人自恃朝中有人便写信求援,张英即批诗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遂退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桐城历史文化遗产“六尺巷”便由此形成。
难得糊涂,也不是追求曲高和寡、悲观避世。而是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决不糊涂。中庸之道提倡克己复礼,也赞同当仁不让,应该做的事就主动做、不推让,可以一时糊涂,不能事事糊涂。
如何做到难得糊涂,则见仁见智。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的“心旷神怡、宠辱皆忘”,陆游的“不是暮年能耐病,道人本来心体宽”,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林则徐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智慧感悟都给我们以珍贵的启示。
在人生追求上,“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为人处事上,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身心修养上,“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如此坦坦荡荡、知行合一,应是可以接近难得糊涂的境界了。
黑格尔说过,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东西也看不清。
面对“清浊并包、善恶兼容、美丑同在”的社会现实,人们固然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固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在阅尽人间百态、尝遍酸甜苦辣、看透功名利禄之后,难得糊涂未尝不是一种快乐而明智的心态和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