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香港一日》的第1434期
“法律高峰论坛2023”举行,李家超致辞
据香港“点新闻”报道,“法律高峰论坛”是香港第一个为在港中企提供讨论法律议题的系列论坛,2022年首次举办并获得空前成功。18日在香港瑞吉酒店继续举办相关系列论坛“香港法治营商环境——法律高峰论坛2023”。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及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莅临担任主礼嘉宾。
图源:香港“点新闻”
李家超致辞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26周年。“一国两制”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符合国家和香港的根本利益,是香港法治的稳健基石,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实力量。在“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高度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与世界各地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也跟多个经济体签订了贸易和投资协定,为促进经贸和投资合作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李家超指出,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支持下,正全面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香港是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法律人才资源,众多国际法律组织落户香港,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点之一。香港全力为海内外企业提供优质多元的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成为企业坚实的法律后盾。同时,香港积极对接国家就国际法律人才的重大需求,持续提升与内地和国际机构的合作深度,推进与海内外机构就涉外法律议题的交流互鉴。
图源:点新闻
李家超表示,面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挑战,香港必须自发维护国家安全和法治精神,才能为特区、为国家提供稳定而安全的营商投资环境。同时,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司法机构依法行使审判权,保障司法和检控人员依法履职尽责,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不受外部势力干预。
李家超强调,“一国”底线越坚固,“两制”空间越广阔。香港会用好“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法治资源,继续积极和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助力国家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社会开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他还指出,有信心香港可以为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加强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贡献。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表示,要维护优越的营商环境,关键离不开国家安全和稳定,他说香港国安法实施细节,在对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相关财产冻结和限制,有严格程序要求,受影响人士可以向法院挑战有关司法机关的行为,依法受到保障。林定国还说,放眼世界很多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订定比香港更严格,更繁复的维护国家安全法律机制,而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是完善“一国两制”体制的重要一步,当中针对的是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广大奉公守法的企业和投资者的财产,一如既往在香港依法受保护。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则在论坛上表示,在回归之后,香港的法治指数从1996年的不足70分,一路稳步上升,到2003年开始,连续19年得分超过90分。“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法制建设取得良好发展。香港政策研究所常务副主席谢伟俊在论坛上请教张国钧:香港国安法实施除了正面作用之外,对国际营商有无负面影响?张国钧直言,如果没有国安法,做生意会很困难,财产安全都无保证。同时,张国钧提示,国安法作为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的法律,在境外也同样适用。
特区政府入禀禁“独歌”周五开庭 改由法官陈健强处理
律政司早前入禀高等法院申请禁制令及临时禁制令,以禁止四项与有“港独”意味的歌曲有关的非法行为,包括以任何方式广播、表演、刊印、发布等。案件已排期于本周五(21日)上午10时半开庭审理,但根据司法机构显示,案件不再由近日被揭发涉司法抄袭的法官陈嘉信审理,改由高等法院另一法官陈健强处理,预计审讯需时3小时。
律政司把禁制令申请的传讯令状、临时禁制令传票及法庭命令上载于特区政府、律政司及警务处的网站后,截至6月21日收到一名市民通知拟就法律程序提出抗辩,以及一个组织通知拟以有利害关系的一方的身份参与法律程序。据悉,反对禁制令并提出抗辩的市民为前“支联会”主席邹幸彤,而记协早前已发声明称已致函律政司索取文件,表明会考虑向法庭申请介入案件。
而将处理该案件的法官陈健强本身为资深大律师,他过去曾处理的外界较瞩目的案件包括香港保安局于2021年时引用香港国安法冻结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持有的壹传媒股份,黎入禀要求法庭颁令让其行使公司投票权的申请。该案法官陈健强最终驳回黎申请,并在判词中指黎所涉指控属严重罪行,而他亦财雄势大,若法庭相信让黎行使投票权不会影响其被冻结的财产属天真想法。
横琴口岸试点“常旅客”计划
香港出入境管理局今日(18日)出台《积极支持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若干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明确在横琴口岸试点推行“常旅客”计划,并实行出入境通关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
业内专家称,这些创新措施可望为深港口岸提供经验与示范。港媒记者了解到,目前罗湖口岸正为试点“常旅客”计划推进改造规划,助力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
新措施明确在横琴口岸试点推行“常旅客”计划,便利人员车辆跨境流动,对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商务公务人员、澳门高校职工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提供“常旅客”通关便利安排。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三地交流合作加强,人员往返更加便捷是大势所趋。他建议,将商务人员、公务人员、高校职工、跨境学生等群体优先列入“常旅客”,并在口岸享受优先通道、快速通关;而“常旅客”计划在条件成熟时,亦可逐步放宽到粤澳、粤港所有口岸。如此,可进一步促进口岸升级,亦便捷两地交往、协同发展。
至于“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郑天祥表示,该模式已经在港珠澳大桥、横琴新口岸及青茂口岸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完善,证明该模式成熟且效率更高,不仅省时也节省人手和用地。而粤港较多口岸仍为“两地两检”模式,即使深圳湾口岸与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一地两检”模式也已落后了不少。他建议,该模式可加快在深港口岸实施,进一步提升跨境通关效率。
中科院香港青年实习今开班16名港青走进科研“国家队”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召开,此次实习计划将为16名香港青年学生提供6周的实习指导。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吴艳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实习计划项目,对促进香港青年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了解,助力香港青年的成长等具有重要作用。她期待同学们充分利用好参加本次活动的时间,多看多听多交流,在深入了解科技前沿和国家科技发展现状的同时,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素养和能力,为香港创科发展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
自2018年起,中国科学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香港青年实习计划,旨在为香港大学生提供零距离接触前沿科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塑造科学思维,加深对祖国科技发展的理解和认识。2018至2019年,来自中国科学院6家科研院所12个实验室的3名院士及40余名科研骨干带领71名香港学生走进中国科学院开展为期6周的实习,研究方向囊括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基础科学领域及人工智能、智能机械人、无人驾驶等热门方向,促进了内地与香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受疫情影响,该活动已经中断三年。此次活动是疫情结束后恢复举办的第一次活动。
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在致辞中表示,香港特区政府非常重视青年发展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举办的青年实习计划也一直深受青年人欢迎。当前,国家科技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希望参加活动的香港青年朋友们通过实习加深对我国前沿科技和高端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把握好创科发展所带来的宝贵机遇,为国家及香港的科研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