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报社法治2月26日电(朱善永 陆军)2023年以来,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决策部署,在本地党委领导下,持续践行“司法为民”思想,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理念,将“案结事了”原则融入立审执访全过程,按照上级法院要求,有序推进“法官工作室”建设、“法官入村、入社区”及“四所一庭联动调解”等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诉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为构建社会治理大格局贡献法院力量。
一是设立“付法官工作室”,打造“人民调解+法官调解”模式。2023年4月,为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减少诉讼增量,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海林市人民法院诉服中心一楼107室,“付法官工作室”正式挂牌启用。“付法官工作室”秉持“以和为贵,以调解纷,以法说理,以情动人”工作理念,与“张大姐诉前调解室”团队协作,探索构建“人民调解+法官调解”新型解纷模式,主要负责符合速裁条件的各类疑难杂症。在人民调解遇到复杂法律关系案件、寻找当事人困难时,为其提供坚实专业支撑,更加充分发挥调解效能,2023年“付法官工作室”共计调解案件800余件。
二是对接基层单位,集中开展“法官入村、入社区”活动。
2023年8月,海林市人民法院根据《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提升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实效的通知》要求,按照海林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将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全面对接基层治理组织,结合海林市灾后重建工作实际,集中开展“法官入村、入社区”活动,制作海林市人民法院包村、包社区法官工作卡,对接12个社区、122个村,逐步建立包村、包社区法官与村干部、社区干部、网格员“常态化联络、月联合排查、季深入走访”工作制度,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解纷服务。
海林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丁耀军、立案庭庭长潘远成参加山市镇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对接会议,与山市镇社区、道南村等13个村、社区进行诉源治理工作对接,就村镇调解流程、诉调对接机制、常见矛盾纠纷、当下存在问题进行解释交流,并与山市镇司法所就共同指导基层组织人民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就地调解以及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形成一致意见。
海林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蒋国彬、民二庭庭长姚春华前往城乡社区工作局综治中心,召开诉源治理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蒋国彬副院长详细了解各村灾情化解矛盾、调解纠纷相关情况,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关法律咨询并认真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就进一步开展便民法律服务、司法解释、普法宣传等工作进行沟通交流。目前,“包联法官”进乡村,集中开展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获得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三是“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开展调解。海林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四所一庭联动一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衔接联动、密切配合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年至2020年间,王某多次向海林市某兽药店购买饲料,然而迟迟未给付饲料款。海林市某兽药店投资人多次向王某催要欠款无果,2023年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王某给付拖欠已久的饲料款。案件经由本院诉前调解受理后,工作人员迅速与原告取得联系,仔细了解案情,但迟迟联系不上被告王某。为了高效化解纠纷,调解员与王某住所地卢家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取得联系,通过村主任及人民调解员反复努力,成功与王某取得联系。目前,王某表示同意参与该案调解,调解当日,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王某分期给付海林市某兽药店饲料款,最后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作者:朱善永 陆军
供图: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民法院
编审:龚建光、龚国林、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