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的人物故事,加上现实的理性思辨,成就了纪录片《战“疫”》的价值底色。

文 | 绿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展现“大国担当”,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了自己在战“疫”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一些外国政要、专家和民众等,都赞赏中国同各方及时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做法,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生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但历史何其相似,1911年的4月,多国著名鼠疫专家出席在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学习中国医生伍连德抗击“东三省鼠疫大流行”的经验;时间再往前推,天花在全球肆虐,1688年,俄国首先派人到中国学习人痘接种,随后引起了更多国家的注意和仿效。伏尔泰曾在《哲学通信》中对中国有过如此评价:“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上面两段历史故事分别来自《国家记忆》栏目新推出的抗疫题材纪录片《战“疫”》的前两集。这个系列共五集,旨在回顾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病、脊髓灰质炎这五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中国的防治历程,并从3月30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连续播出。

从传染病看国家记忆,也看人类历史

“我们人类的进步史,实际上也是跟传染病的斗争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

在《战“疫”》第二集的结尾,观众终于舒了一口气,原来那些汹涌的历史才刚刚过去不久。尤其当解说词提到,“当新生的人民政府只用了十一年时间,就消灭了这个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瘟疫。比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被消灭的时间,整整提前了十六年。”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个系列纪录片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纵观漫长的历史,以独特的历史视野进行多维度叙事,深入挖掘人类“战疫”这件事对人类社会演进产生的持续影响。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全新的视野定义出以史鉴今的可行性。

故事精彩,表达多元

“逆行”的意义比想象丰富

4万医护人员在春节期间援鄂,“逆行”是人们在这次疫情中提到频率颇高的一个词,多少人在新闻里的悲欢离合中留下来眼泪。

真实的个体叙事永远打动人,《战“疫”》同样采取从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的客观描写叙述入手,突出典型个案的刻画,收到小中寓大、见微知著的功效。在第一集《鼠疫斗士伍连德》中,伍连德成为贯穿的核心人物,一个逆行者的身影被全面的勾勒了出来。

他冒着生命危险投身在恐怖的瘟疫中,当所有人都逃离时,他却带着一台贝克显微镜来到哈尔滨,进行了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第一次疫区现场人体解剖,第一次发明了“伍氏口罩”有效阻断了鼠疫的人际传播,第一次集中火化疫毙者尸体。

一个个真实细微,但又平凡伟大的人物,构成了历史的鲜活注脚。这也恰恰印证了《国家记忆》要“为人物立传”的宗旨。《战“疫”》真实且生动地还原了人类面对瘟疫的困境,再现了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当故事讲完,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崇高人格也自然烙刻在观众的心中。比起满篇的宏大叙事来,这些影像中的个人瞬间,保留了更多个体生命的温度,更把这种温度延续到时代中。

深刻但不无趣,《战“疫”》还试图呈现为什么会选择5岁左右的雌性黄牛进行取痘,牛从内蒙古到北京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取牛痘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有趣的步骤等。

故事生动,讲述故事的视角和逻辑却非常严谨,《战“疫”》从疫情的历史发展、中国人的防治历程等方面展现了数千年来的成功经验,也透视出中国能在当下迅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的内在动因,在今日的时间节点上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

留下战“疫”启示,影像该有科学精神

在新冠肺炎依然在全球肆虐的当下,历史能够启示我们什么?

或许我们依然在探索怎样去对抗传染病,但《战“疫”》把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提升到思想、精神层面进行挖掘阐释,让现实和历史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互相回应,既引人深思,又催人奋进。

这种深刻的理性思考或许有更为浓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描绘了中国不同发展时期在面对传染病时所作的努力,不管是逆行封城的伍连德,还是研究出种痘新方法的赵铠,正是他们骨子里破万难的科学精神才挽救万人于水火。

此外,为了进一步凸显内容的科学性,弘扬科学精神,该系列纪录片邀请赵铠、李兰娟、张伯礼、王辰、杨宝峰等院士共同回顾新中国以及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抗击瘟疫、为了人民健康所做的种种努力。正如李兰娟院士在第一集结尾总结道,“这次新冠肺炎,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几万个医务人员,他们能勇敢地面对,积极地投身到这个战斗当中,这种精神将是我们国家的宝贵的财富。”

自开播以来,《国家记忆》在重大的历史节点上,用“小细节、大历史”的方式讲述着社会,也记录着时代。也正是如此,在一大批纪实影像作品中,它才能用独特的视角和表达脱颖而出,不仅将重大事件的历史与作用一一梳理,更是在呈现上进行哲学思辨,激荡现实关照,让记忆真正融入了现实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