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冲突不断升级。9月27日,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李军前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增援报道。

连日来,贝鲁特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李军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见闻与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新华社记者见证:以色列炸出巨大弹坑后

本文作者:李军

近期,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引发外界对冲突发展为全面战争的担忧。

9月27日,我遵照安排,从常驻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飞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增援报道。

(一)

前往贝鲁特的机舱里,乘客稀少,气氛沉重。每个人都面容严肃,略带忧愁。

“你们担心黎巴嫩的紧张局势吗?”乘机前我在候机室询问几位同机的乘客。

“当然担心,谁不担心?每个人都害怕战争。”“航班乘客没多少人,大家都怕遭到以色列袭击吧。”他们皱眉感叹。

同行乘客阿里·阿瓦达告诉我,他是在伊拉克工作的黎巴嫩人,常年离家在外。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生活在贝鲁特南郊区域——一片正承受猛烈轰炸的地方。

此刻,阿瓦达异常渴望能够立刻回到家人身边。

“我每天都要给家人打电话,确认她们是否安全。”阿瓦达低声说道,话语里尽显疲惫和无奈。

飞机在黎巴嫩的拉菲克·哈里里国际机场降落。我们到时,机场空旷冷清,免税店里除店员外空无一人,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零星乘客步履匆匆,急切地想要逃离战火。

飞机一落地,阿瓦达就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在确认家人安全后,他的眉头才稍微松开了一点。

战争的阴影正压在每个黎巴嫩人的心头,这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让人窒息。

(二)

抵达贝鲁特不足7小时,天空中突然响起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以色列又对贝鲁特南郊展开了大规模空袭,直指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

爆炸声此起彼伏,震天的巨响似乎要将整个城市撕裂。同事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如此密集且巨大的爆炸声。

彼时,我正在分社驻地的阳台,用手机拍下眼前景象后,迅速 与同事跑到8楼楼顶。滚滚浓烟从贝鲁特南郊方向升起,夜晚的幕布像被战争的火焰烧穿。

我们在楼道里碰到了邻居,她说,以色列的侦察机每天都在贝鲁特上空盘旋,建议我们少去楼顶,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次日以色列军方和黎巴嫩真主党发布的声明,纳斯鲁拉在这场空袭中丧生,这是几十年来真主党遭受的最沉重打击,也给黎巴嫩人带来了更大的恐惧。

此轮空袭后不久,和许多航司一样,伊拉克航空公司宣布暂停所有往返贝鲁特的航班,至今仍未恢复。

9月28日凌晨,以军再次对贝鲁特南郊发起空袭,爆炸声接连不断,持续近5个小时。

以色列的空袭已经从贝鲁特南郊扩展至城区。

9月30日凌晨,我们听到多声爆炸巨响——贝鲁特库拉地区,一处距离分社驻地不到一公里的居民楼遭以色列空袭,至少4人死亡。

我和同事前往现场,满目疮痍:一栋11层楼高的居民楼,6楼被炸穿,多个楼层遭到严重损坏,墙体上出现了巨大的窟窿。

10月1日16时45分左右,我们在分社驻地又听到多次巨大爆炸声响,随即硝烟弥漫,气味刺鼻, 救护车的警笛声不断传来。当天,以色列对贝鲁特真纳地区发动空袭,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10月3日凌晨1时许,我在办公室紧盯局势动态,熟悉的爆炸声和救护车警笛声又传来——以色列对贝鲁特巴舒拉地区发动空袭。以色列的空袭从2日23时40分一直持续到3日凌晨4时许,难以数清爆炸了多少次。

这晚,我们连续发稿,彻夜未眠,这种生活状态变成了日常。

10月10日晚,以色列再次空袭贝鲁特城区,造成至少22人死亡、117人受伤。本轮袭击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的袭击目标是一栋八层建筑,第二次则是一栋四层建筑,后者已被夷为平地。我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采访,但遭到黎巴嫩军方的阻拦。

每天,我在新闻稿里记录下各种各样的伤亡数据。我深知, 这些不断增加的数字背后,是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

(三)

随着冲突升级,无数黎巴嫩民众流离失所。

昔日繁华的贝鲁特滨海大道,如今被一个个简陋的帐篷占据,成为临时避难所,空气中弥漫着无助、孤独的气息。

不仅是滨海大道,在贝鲁特城区多处街头巷尾,我也见到许多流离失所者:带着年幼孩童的父母、上了年纪的老者、本该在学校里上课的青少年……大家或铺着毯子席地而坐,或直接躺在地上,很多人连简易帐篷都没有。有的人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有的人来不及背上行囊,还有的人开着残破的小车,那成为了他们移动的家。

在黎巴嫩东部连接叙利亚的迈斯纳边境口岸,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民众在烈日下排起长队,等待进入叙利亚避难。

10月11日,我和同事前往迈斯纳边境口岸实地探访。几天前,由于以色列的空袭,连接黎巴嫩和叙利亚两国边境点的一条国际公路被炸出一个 深约4米、长约20米、宽约9米的大坑,逃亡的民众不得不在坑前停车,扛起行囊徒步穿越,然后在坑的另一侧继续乘 车前往叙利亚。

逃往叙利亚的流离失所者不得不下车徒步穿过大坑。新华社记者 李军 摄

叙利亚红新月会的诺尔玛告诉我,国际公路被炸后,红新月会每天都会安排免费大巴把越过大坑的人群送到叙一侧的边境口岸,在那儿他们还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免费的食物等等。

得知我来自中国,诺尔玛非常高兴,她对我说:“叙利亚和中国是一家人。”

对于许多民众而言,叙利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避难所。50岁的茜哈姆·阿布·萨姆拉在冲突中失去了四个孩子,她逃往叙利亚,但也很清楚这只是一个临时的落脚处。

“叙利亚也正遭受着内战的影响,不太安全。希望有一天黎巴嫩能够恢复平静,我们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如果家还在的话。”说这话时,她眼里泛起了泪光。

“战火之下,何以为家?”这是黎巴嫩人民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在这片土地上,战争撕裂了家园,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或许,只有等到战火熄灭那一刻,人们才能真正找到心中的家园。

(四)

在这场纷争中,中国公民得到了及时妥善的保护。9月30日和10月1日,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分两批次开始撤侨工作。

215位中国公民,分别搭乘轮船和飞机从黎巴嫩安全撤离,其中包括三位香港居民和一位台湾同胞。不少撤离的中国公民表示“战火无情,国家有爱”“祖国强大,我们到哪里都安全”“在踏上国土的这一刻,真的非常开心,我们知道我们安全了”。

与此同时,我和同事因工作需要,在战火中的贝鲁特继续坚守,密切关注局势进展,通过战地手记、现场直击、热点问答、国际观察、综合消息等持续向全球发出新华社独家、客观、现场感强的一线报道,直击现场、直达真相、直抵人心。

作为首次驻外的年轻记者,一年内,我多次前往伊朗、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增援报道。这些经历让我对“国泰民安”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安乐。

从黎巴嫩撤出的中国公民回归祖国怀抱时,正值国庆佳节。 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是我们的底气和依靠。

10月6日,记者在贝鲁特滨海大道与流离失所者的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军 摄

这篇稿件,小编们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标题,你喜欢哪个呢?

更多阅读

“导弹好像往南飞了,那我迅速出个镜……”

英国小姐姐柳州嗦粉,咋这么火?

再走长江,再读长江文化

你有工作室吗?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 (ID:zgjxac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