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简历显示,1979年,时年16岁的黄润秋进入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学习。历时9年,读完本科、硕士和博士。25岁博士毕业,留校担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教师。1993年,成都地质学院更名成都理工学院,后又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该校新闻网介绍,黄润秋28岁时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30岁成为我国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2001年,38岁的黄润秋出任母校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同时兼任该校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7年后,黄润秋当选为四川省政协副主席。2014年,当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成都理工大学新闻网介绍,从教近30年间,黄润秋领导创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带出了一支拼搏向上、能打硬仗的队伍,在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家地质工程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地质工程领域取得了卓著成就,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黄润秋2006年1月领导科研团队完成的《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1月,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3月,53岁的黄润秋进京担任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从16岁进入成都地质学院学习到53岁离川,黄润秋在四川学习、工作了37年。出任环保部副部长后,黄润秋分管政策法规、科技标准、自然生态等领域工作。2018年3月,黄润秋出任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分管政策法规、环境评价、自然生态、土壤环境等领域工作。
2020年4月黄润秋担任生态环境部部长,作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的黄润秋,就任生态环境部部长后,也成为自1972年傅作义辞任中国水利电力部部长之后,48年以来第3位党外人士出任的部委正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一些党外人士在国家部委中担任正职。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两人是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务院下属34个部、委、院、署、行中,均有民主党派人士任职,其中有11位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正职,约占正职总数的三分之一。如章伯钧曾任交通部长,罗隆基曾任森林工业部长。
值得一提的是5.12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下午,黄润秋就紧急组成了8个专家组,分赴汶川、北川、青川等地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科研团队先后数次赴灾区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中途还有多人受伤。为了找出成灾规律,黄润秋带队坚持了长达5年的现场监测,采集试验数据超过10000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耗时数年,最终完成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2015年1月,《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项目,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也成为四川省两度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第一人。
在进行该项目研究的同时,黄润秋带领九三学社一批专家,于2010年9月完成了《关于汶川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的调研报告》,后上报中央。据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网站介绍,2010年12月,温家宝、回良玉等时任中央领导,分别在这份报告上作出批示,直接用于指导汶川灾后重建,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也因此获得“建言献策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