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几个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科技进步、国防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变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是必由之路和唯一选项。
深化国企改革的价值指向
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为下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既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能为国家经济安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做强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时代赋予了国有企业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这不仅要求国有企业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还要求它们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带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央企业等国有企业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勇当原创技术的‘策源地’、现代产业链的‘链长’”。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2012—2021年,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2022年、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两年破万亿。先后分两批遴选16家“链长”企业,2022年,16家“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国有企业应进一步聚焦于关键领域和技术,承担好“链长”角色,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强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从而实现做强。
做优的目标要求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国有企业应积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的活力与动力,在市场化运作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通过规范经营、透明管理,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品牌价值。同时,新时期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行更全面的评估,除经济指标,还应考虑非经济因素在国企经营效益中的影响,以实现更全面、准确的评估。传统的国有企业经营效益评估体系包括“两利四率”,即利润总额、净利润、利润率、研发投入率、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负债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评估体系调整为“一利五率”,进行两项重要改变:净资产收益率替换净利润指标,这一改变强调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反映了向“管资本”转变的改革方向;营业现金率替换利润率,营业现金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避免利润率可能出现的虚高现象。考核体系这一系统性的改变指引着国有企业向高净资产收益率和高营业现金率转变,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大意味着国有企业在规模和影响力上的扩展。这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其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国有企业应当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重大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提升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企业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大型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能够为国内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同时也为国家整体的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5月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全面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更好适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现实需求,优先解决最紧迫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应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制定有效的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
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具体问题和挑战,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准确把握改革重点。通过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提升其在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可以有效应对高质量发展中的挑战。同时,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当前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改革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效率和竞争力,更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安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调在经济活动中优先考虑民众的利益,这一原则在国企改革中尤为重要。
国有企业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价值取向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调国有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应聚焦于服务全体人民,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国企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践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强调社会效益,力求在经济活动中实现全民共享的发展目标,而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价值取向要求企业在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的同时,兼顾员工福利、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这种多维度的发展理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还增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国有企业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保障民生来体现这一价值取向。中国电信在偏远地区推进“村村通”工程,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了通信服务,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这一行动体现了国企在经济活动中优先考虑普通民众的利益,以实际行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截至2021年底,中国现有行政村已经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5G网络覆盖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0%的乡镇,打通了广大农村接入到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大动脉”,使数亿农村居民受益,大幅提高了信息普及率和通信服务质量。
国有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国三峡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建设了多个大型水电项目,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三峡集团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自2003年三峡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至今20余年,三峡电站已累计发出超过16000多亿千瓦时清洁电能,相当于替代标准煤4.8亿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2亿多吨。此外,三峡集团还为缓解枯水期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等民生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截至2022年底,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调节补水超2300天,补水总量超3600亿立方米。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指出,生产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还包括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关系再生产。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通过改善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包括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支持等,促进劳动力再生产,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增强企业内部的社会关系再生产,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实际应用。
深化国企改革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5月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有破有立”“要坚持守正创新”“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引。有破有立强调在改革过程中,要打破旧有的体制障碍,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建立新的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守正创新要求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国企的现代化转型,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系统集成则注重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对国企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谋划推进,从而提升整体效能。这些方式方法不仅能够确保国企改革的方向性和科学性,还能够增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有破有立
在改革过程中,既要打破旧的、无效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又要建立新的、更有效的机制,得其法则事半功倍。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即旧的生产关系如果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就需要进行变革,从而建立新的、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揭示了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生产关系的变革本质上也是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有破有立”正是这种生产关系变革的体现。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需要在破除旧有体制、机制的同时,建立新的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有制改革的推进、资本市场的有效利用等,都是提升国有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需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形成更加灵活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远海运是国有企业改革有破有立实践的典型案例。2016年,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合并,成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中远海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并购和重组,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了大量外部资本,扩大了其在全球航运市场的影响力。2016年,公司成功收购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67%的股份,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最大投资之一。通过这一并购,中远海运不仅获取了重要的战略资产,还提升了在地中海地区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为建设“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构建全方位的新型“丝路海运”港航贸生态圈做出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中远海运构建智能航运,发起成立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平台,深度推进港航贸一体化,提升行业信用等级的同时,提升了货物运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了运营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打破了传统航运业无法将实时货物信息同时提供给货主、港口、银行、保险和监管方,信息不对称影响效率、安全和信任的局面。
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即在变革中既要保持对历史规律和社会现实的准确理解,又要通过实践中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守正要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保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必须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党组织在企业的重大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利益,避免陷入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创新是改革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再单纯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国有企业应在自主科技创新上积极探索。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有企业应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升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的引领力。在技术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已经从“追赶”和“并跑”到部分领域实现超越。然而,面对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的现实,国有企业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源头上寻找突破口。国有企业科技自主创新需要遵循国家战略发展方向,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强化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有企业已经竞相在科技创新上发力,例如中核集团和中国海油的科技创新强基工程(2021-2030)等,通过“赛马制”课题和“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科研团队进行前沿性和颠覆性的探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
系统集成
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需要全面协调各个方面,形成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这给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启示是,在实践进程中,国企改革不能单兵突进,必须牢记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应在全面协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集成,确保改革措施的全面落实。这意味着国有企业需要审慎谋划,以确保各项改革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从而提高整体效能。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石化通过加快构筑多能互补格局、实施七年行动计划,取得了能源领域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石化不仅加速了“深地工程”和页岩油气开发,同时也加强了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不仅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同时,中国石化有序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动生物质颗粒替代部分燃料用煤,推进钻井、压裂、修井等用能设备电动化改造和应用,还积极开发了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化石能源洁净化和能源产品绿色化,也有利于生产过程的低碳化,是国有企业在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
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普华永道中国于2022年发布《国有企业改革优秀案例研究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522家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实践和成效,涵盖了优化业务布局、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其中220家企业(占样本的42.1%)采用了四种及以上的改革举措,此类“组合拳”策略显示了企业在改革中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通过系统集成的理念以实现更全面的改革成效。59.6%的标杆企业(311家)通过混改推动改革。41.4%的企业(216家)围绕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发挥龙头效应,强化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的布局,同时退出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这种有进有退的策略确保了国有资本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和影响力。307家企业(占样本的58.8%)进行了董事会建设、授权体系建设和内控体系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改革的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聚焦于“两个途径,三个作用”。“两个途径”指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要通过科技、效率、人才和品牌四要素进行综合提升;“三个作用”即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这三个作用相互贯通、彼此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增强科技创新力
国有企业应在原创技术创新、技术供给和市场应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高水平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有企业必须以国家战略发展方向为指导,强化其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国有企业在技术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是其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国有企业通过调整治理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确保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提升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地位。此外,国有企业应集中力量和资源,针对最紧迫、最棘手的关键问题进行科研攻关,这是其科技创新的核心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有企业改革应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强调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上进行突破,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优化创新体系效能,推动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协调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国有企业应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构建良性循环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支撑长远技术进步和突破性创新。在原创技术创新方面,国有企业应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确保技术前沿的持续突破。
强化关键技术供给主体作用。国有企业应在技术供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确保关键技术领域的自立自强。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推动技术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形成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提升在全球技术竞争中的地位。
引领科技创新生态圈,推动市场应用。国有企业应在市场应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引领科技创新生态圈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作为产业链中的“链长”,国有企业应承担起“链长”职责,推动创新产品和技术的市场化,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应用的广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的合作,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国有企业需要在原创技术创新、技术供给和市场应用方面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力度,通过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引领科技创新生态圈、强化关键技术供给主体作用,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的技术自立自强。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对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增强产业控制力
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促进国有企业在新能源、主干管网、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布局,发挥国有企业的产业控制作用。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发挥好对产业链的牵引主导作用,产业链牵引意味着在关键环节和技术上占据主导地位,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和发展初期,为优化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可采取实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和新兴产业建链等措施。在形成产业牵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应加强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通过构建合作网络和创新生态系统,国有企业能够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外,科技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推动科技评价改革,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激励在关键领域和技术上的投入,提高研发投入产出率,将有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产业链的全面优化。
增强安全支撑力
2023年实施的新一轮国企改革首次将提高安全支撑力和提升安全发展能力纳入议程,反映了战略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我国面临的不可预测、不确定和不稳定的风险因素增多,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
国有企业应将战略安全作为其核心功能的重要维度,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和资源控制等关键领域的投资和布局。例如,通过加大对通信网络、主干电网和关键交通枢纽的投资,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韧性,确保在面对国际经济波动和新兴科技风险时的稳定性。此外,国有企业还需在金融、科技、知识产权等领域提升竞争力和自主性,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和新兴风险。通过战略布局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国有企业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核心功能,还能为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从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等多个方面入手,系统推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也能占据有利地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国有企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主动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国有企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指向,把握改革的重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王晓瑜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 | 《国家治理》2024年第14期
原文标题 | 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作者 |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副院长 刘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