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故事感和实践性,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时代感内在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是把握时代之变,推动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遵循。主要体现在事例案例、技术手段、时代语言三个方面。要立足现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结合经济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分析。充分把握数字化变革的新机遇,应用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形成风格各异的教学安排,在多样情境创设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用时代的语言来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将“理论话语”转换成“家常话语”“青言青语”乃至适当运用“网言网语”,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让讲授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故事感是从青年学生的聆听习惯和学习视角入手,应用故事思维来进行课堂讲授,让思政课听起来更有味道。故事感不限于讲故事,更为强调故事思维、故事化表达,运用故事的元素进行思考和设计,在更具逻辑性、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表达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我们不但要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不断挖掘故事,把陈情与说理有机结合,彰显思维之新,剖析生活之质,揭示理论之美;还要切实了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和认知规律,聚焦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和发展痛点等,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素材,通过恰当的细节描述和场景化构建,使得所讲内容具有较强的代入感、画面感、吸引力,让青年学生有兴趣听、听得进去,从而实现融学于趣,于“润物无声”中以理化情,化教于心。
实践性是深入破解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课程内容供给与学生需求、理论讲授与现实应用之间的矛盾,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要善用“大思政课”,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宗旨,调整“教学”场域、“讲台”位置和“黑板”角度,选择理论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学生思想的困惑点,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在“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有机结合中感受时代温度,感知国情社情民情,体会家国情怀,体悟责任使命担当,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深化认知,锤炼意志品格。激发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现实行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者:张晖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围绕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国家治理》新媒体开设“大思政课”专栏,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系列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