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国资国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王一鸣

摘 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持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布局、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一以贯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副院长 刘 震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国有企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主动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深化国企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有破有立、守正创新和系统集成;聚焦“两个途径,三个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与策略选择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李 政;广东省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执行总裁、副研究员 廖晓东

摘 要:国有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载体和建设主体,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高质量发展中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并对中国式现代化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破除体制上的障碍、机制上的梗阻和政策上的短板,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带动企业转型,进而提升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实现生产效率的飞跃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积极探索多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文宗瑜

摘 要:国有企业混改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新目标,但是到目前为止的绝大多数混改案例及国有企业改革经验总结表明,国有企业混改主要是采取非公资本增量入股的方式。部分国资出售、转债权、转为国有优先股等并引导“两类公司”“产业基金”参与混改,能极大激发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混改进程。新发展阶段,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探索非公资本增量入股以外的更多国有企业混改方式,有效激发国有企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效应。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实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罗仲伟

摘 要:国有企业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显著优势的微观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内含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现实要求,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长周期发展的过程。国有企业应聚焦国家战略,通过增强核心功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产业新发展格局,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国家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以市场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提升效率

吉林大学“中央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研究”课题组

摘 要:提高效率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国有企业效率内置有直接与间接、微观与宏观双重维度,其中公益性职能的溢出效应无法体现在微观效率当中,以单一微观效率指标评价国企效率将造成总效率低估。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应当以直接-间接“双效率”提升为着力点,既要坚守国有企业的本质规定,更加高效地执行其社会职能,也要重视微观效率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做到以效率变革促进质量变革。

 

公众对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认知调查

人民智库

摘 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部署,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人民智库围绕公众如何理解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国有企业近年改革发展成效和短板不足等问题展开调查,并撰写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