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
从“成绩单”上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态势,证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而这一韧性来自中国完整的工业门类和创新引领的产业链优势,来自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所释放的红利。
图片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
举个例子。“千人纱、万人布”曾是人们对中国纺织行业的印象。而现在,在江苏大生智慧纺纱工厂,偌大的厂房干净整洁,无数台机器高速运转,车间里只有少数几名工人来回巡视。运用5G数据传输等技术,该工厂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和仓储,与升级前相比,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15%以上。
像这样的智慧纺纱工厂如今正在多地涌现。去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相关政策举措,不仅促进了设备更换,更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反馈到经济表现上,得益于这些举措,中国制造业投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工业生产领域的新动能也在加快成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长8.7%,这些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有力保障。
图片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家智能制造企业
这个例子只是中国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实践。过去十几年来,中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帮助塑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又一次凸显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改革的路线图也得以进一步明确。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一系列部署指向中国经济的未来。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部署,再加上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能够抵御短期波动,继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本期指导: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郭迎锋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