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重阳金融研究院理事、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应邀出席“中国与全球经济”论坛。他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不在生产要素上,而是在信心和预期上。信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法治。当人们有了安全感,社会有了基本的底线,人们就会有信心。现将其演讲全文发布如下:

在我比较年轻的时候,我关注和研究的是经济运行包括短期经济分析,之后不断在思考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石来自于哪里?所以,我现在更加关心法治的力量和制度的作用。

一、以法治之力助信心、稳预期

实际上,从目前看,我认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问题来自于信心和预期。中国不缺市场机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国不缺国际视野,加入WTO后让我们深刻了解了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则;中国更不缺勤奋,中华民族是最勤奋的民族;中国甚至也不缺智慧,中国人非常智慧,好的东西我们都会学;中国也不缺资本。40多年前,中国缺资本,当时微薄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不可能把中国带入现代化,现在资本充盈了,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是资本过剩的国家;除了一些关键领域的技术,中国也不缺大多数技术了。因此,我国具有良好的生产要素禀赋。从统计数据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同比增长4.7%,上半年同比增长5%,从平均数据来看不算差,但从趋势上看,中国经济的确存在一些隐忧。从这些指标看,中国作为一个GDP超126万亿元的巨大经济体,能达到5%的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应是不错的。但是人们的微观感受还是有落差。

如何平衡好宏观和微观上的“体温差”,的确是个难题。我既不怀疑宏观数据,更不怀疑微观体感。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不在生产要素上,而是在信心和预期上。信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法治。当人们有了安全感,社会有了基本的底线,人们就会有信心。

我欣喜地看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到了未来的中国要强调法治的作用,这看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质。如果法治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就很难发挥作用。在中国的现实中,的确存在不少违法现象。在生活中,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比如,在内地,银行或许会问所存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取钱用于何处?这当然侵犯了人们的隐私权,任何政策、规则都应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不可超越法律。客户的钱从哪里来,取钱干什么用,不是银行可以管的事。以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取钱去干什么,大概率不是什么洗钱等活动,乃正常的生活或投资所需。还有在那三年特殊时期,时有对法治的破坏,现在人们的一些思维还停留在那个时候。完善的法制是现代社会的标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首先从法治开始。

二、以制度建设引领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个国家有了完善的法治,有了基本的社会秩序,有了低成本的税负,同时还有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前行的制度,这个社会一定会繁荣发展。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不是由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指手划脚来的,而是制度的作用。在法治和制度的指引下,每个人都会趋于理性。每个人理性地为增加自己的收入而努力,企业也努力地增加利润。如同亚当·斯密所说,这可能是一株有毒的花,但却结出了美丽的果。我们还是要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

我们或许会想当然地认为,人们的主观意志可以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控制经济运行,但我始终不这样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源头来自于完善的法制,来自于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而不是来自于频繁的政策调整。在我的底层逻辑中,特别重视法治和制度的作用,政策只是在法治和制度的框架下起微调作用。但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政策不能决定一切。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由政策的频繁调整来影响,实际上这个国家的经济一定会处在波动之中,这种波动当然主要不是周期性因素引起的。我在一些场合讲过,中国经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具有经济周期特征,这正是经济政策频繁调整难以奏效的深刻原因。并不是出台多少政策就可以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不要以为首付降到15%,人们就会纷纷买房。不是那么回事,这里面有一个预期问题。有了预期以后,杠杆才起作用。当没有预期或预期很弱时,杠杆的效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政策就会失效,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尊重法治和制度的基石作用。我们不能把政策的作用看得那么大。尊重法治和制度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尊重市场的作用。法治和制度的力量,就是市场的力量,就是理性的力量。

三、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这里并不是说宏观政策不起作用。在现代社会,从大周期角度看,经济会有一些失衡,所以要有一些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给经济和市场一些宏观指引,这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这方面因素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要迷信它,以为它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只要回到法治和制度的轨道,中国经济就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重视外部需求的作用。中国有巨大的产能,产能不能消极去除,而是要逐步扩大包括外部需求在内的所有需求。内部需求的扩张当然很重要,它涉及到经济发展的水平。内部需求的扩张需要就业的增加、收入的增长以及存量财富的增值,这三个因素是内部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哪怕有一个因素实现了都可以有效扩展需求。如果居民收入没有增加,但存量财富增值了,也可以扩张需求。如果存量财富没有增值,收入又在减少,就业又有很大困难,消费是不可能增长的。这是经济学常识。

对中国来说,外部需求特别重要。千万不要认为中国经济规模扩大后,靠自己消费就可以完成对过剩供给能力的平衡。中国是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占比非常重要的国家,所以,需要外部平衡强大的供给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内部需求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外部需求。外部需求不仅仅是需求总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引入更高的发展标准。

实际上,我们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形成国际标准,很多领域依然依据国际标准来运行。所以,扩大开放,很重要的是要按照国际标准,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只有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才能在国际社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很多人觉得中国强大了,外部不重要,这是没有看到开放对中国的巨大作用和深远意义。开放是伟大而深刻的改革。中国社会只有全面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