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的聚集地,是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的提供者,也是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汇集处。只有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才能为建设强国打下坚实的后备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强国、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在战略性、全局性和引领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支撑“科教兴国”战略顺利推进的基石,现代化科技赋能是实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与实现途径。在智能时代的召唤下,原有的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范式已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亟待创新突破。
政策指导 智能推动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直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等目标要求。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教育部多措并举,积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指导工作。其中,教育部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分批启动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18年8月,教育部启动了第一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试点工作,首批遴选了一个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一所高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示范。2021年,教育部在56所高校、20个地市、25个区县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试点建设的主要任务涉及到开发教师智能助手应用、创新未来教师培训模式、优化教师智能研修、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建设与应用教师大数据、智能引领乡村学校与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等6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党代会报告,这一有力行动明确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方向的决心。
人工智能 赋能教育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智慧教育”。202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
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培育胜任新时代教育需求的“未来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队伍建设赋能,进而支撑“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借助技术,我们可以打造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教师教育新体系,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通过针对性、定制化的培育、培训服务,促进师范生、在职教师能力的内涵式发展和持续进步。
人工智能,不仅能全面支持教师队伍的培育工作,更是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问题上给出了新的解决思路。以教师管理信息化为例,可以通过探索基于大数据的教师管理,依托教师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采集教师管理中的动态数据,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能力测评,形成教师画像,能够支撑教师精准管理,支持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人工智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优质资源建设、教学教研模式创新上的优势,全面支撑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各高校不仅可以基于智能技术优化慕课课程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还可通过远程智能互动搭建虚拟教研室,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共享教学资源,构筑跨时空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同时还应关注智能技术在教师自我诊断、绩效评价与反思过程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紧跟时代 加快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新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应进一步思考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融合的路径。2022年,四川传媒学院与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完善了四川传媒学院教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由四川传媒学院参与研发的四川传媒学院教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基于融合媒体发展趋势的新平台。该平台以媒体混合云架构为核心,构建教学、实践、科研、师资、学生信息服务一体化的教育融媒体平台媒体,同时数据对接四川传媒学院人事管理系统、智慧川传、可信电子文档服务平台、爱课堂等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这一平台的成功实施,不仅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更推动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完善教学生态系统。有助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素养与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但在顺应时代科技潮流的过程中,也应保持理性,否则在潮流的席卷下,容易步入迷途。
智能技术为教师发展增值赋能的同时也隐匿着巨大的伦理风险。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拥有操作、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会成为必备的能力,可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也有助于教学实践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自主能力较弱的教师,可能反而会被人工智能摆控,失去自己对教育的独立见解,同时还存在着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在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还需强化教师的隐私保护观念,提高教师伦理素养,使教师能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严守伦理底线。
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只有深刻认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和趋势,科学判断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紧跟时代潮流,进一步提升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力,重视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提升,才能重塑教师角色,提升教学效果,让更多教师成为“教育+人工智能”的先行者,进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者:王丹,四川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