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银井村同用一种语言的原因是因为该村落被国境线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两国边界没有天然屏障,导致两国边民在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上高度融合。
银井村位于中缅边境,是一个典型的“一村两国”地理奇观。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没有任何屏障,导致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成为常有的事。
此外,银井村的历史沿革也表明,这个村落自古便以多民族聚居形态存在,唐朝时期云南地区归属南诏国管辖,后经大理国、元朝行省以及明代宣慰司治化,银井古寨一直作为整体存在。尽管中缅两国划界时将村子一分为二,但当地人在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上并无二致,只是国籍不同,所受到的国家政策影响不尽相同。
如今,银井村成为了云南特色旅游的新晋打卡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村落内部的集市交易实质上是跨国贸易,拥有边民证的群众可以自由在两国间通行。独特的文化和地理位置使银井村成为了展示中缅友谊的窗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银井村通过村寨参与、加大景区开发力度、为村民谋事、让村民创业等方式,实现了跨境文化融合。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与缅甸的芒秀村相连,国境线穿村而过。银井村与芒秀村原本为一个村寨,1960年中缅勘界后,划定的国境线穿村而过,71号界碑就立在村中,界碑西北侧的村寨属于中国,寨名叫“银井”;界碑东南侧的村寨属于缅甸,寨名叫“芒秀”。尽管被国界线分割,但银井村的村民们并没有因此而分离。相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跨国生活模式。这种独特的边境体验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之一,让游客体验到跨越国界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为了实现跨境文化融合,银井村采取了以下主要做法:
村寨参与,加大景区开发力度:2005年,瑞丽旅游集团对银井傣族村寨进行规划、策划和开发利用。在2006年至2023年的十余年间,瑞丽旅游集团共投入资金达14000余万元,采用“公司+村寨+农户”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三期项目建设。经过不懈努力,“一寨两国”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完善、知名度和人气不断提升。
为村民谋事,让村民创业:在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雇用来自中国银井村和缅甸芒秀村的近千名艺人、工匠及村民参与建设工程。让乡村艺人、工匠和家庭较为困难的村民通过参与景区开发,获得实质性的收入,减少农闲时村民外出打工谋生的现象。在一寨两国景区管理服务队伍中,100余名银井村、缅甸芒秀村村民从事管理、讲解、表演、保卫、保洁等事务,定期从公司取得报酬,收入得到有效保障,降低了村寨贫困发生率。
通过这些措施,银井村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无论国界线如何划分,这些居民彼此仍然是亲戚、邻里和朋友。在这里,国籍不重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银井村的“一寨两国”奇迹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反思,呼吁大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和平、友好的社会。
银井村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上。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是一个被中缅两国边界线分割的村落,形成了“一寨两国”的奇特景观。这里居住着傣族人民,他们保留着相似的语言、饮食和习俗,村民们频繁往来于两国之间,互通有无,共享相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交流,使得银井村成为了云南边境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文奇观。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独特的文化,银井村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保护措施。首先,通过开展“感党恩、树新风、除陋习、讲文明”的宣教活动,引导村民远离不良习惯,鼓励村民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其次,村里开办了农民夜校,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傣族语言文字、歌舞乐器、织锦手工艺、民族文化传承技艺等培训班,以培育乡风文明和幸福村。此外,银井村还积极推动旅游发展,通过旅游资源普查和深度旅游项目开发,优化旅游环境,指导村民开设特色餐馆、家庭旅馆和民族特色商铺,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持和传承银井村的独特文化,还通过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银井村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保护措施共同构成了这个村落独特的魅力,使其成为一个集独特景观、丰富文化和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特色村庄。
作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