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6日电(记者 龚全元)孟立傑深耕經營領域30餘載,先後參與了7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奮鬥足跡遍布北京、重慶、廣西、浙江、江蘇等多個地區。她用“一進項目,便付身心”的態度換來了7個項目的全部盈利,其中3個項目打破困境,扭虧為盈,為企業創造上億元價值,數次獲評中交一公局集團“巾幗建功標兵”。孟立傑深耕經營領域30餘載,先後參與了7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奮鬥足跡遍布北京、重慶、廣西、浙江、江蘇等多個地區。她用“一進項目,便付身心”的態度換來了7個項目的全部盈利,其中3個項目打破困境,扭虧為盈,為企業創造上億元價值,數次獲評中交一公局集團“巾幗建功標兵”。

從技術崗到管理崗,逆境綻芳華
在逐夢的征程中,孟立傑的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而有力,更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1999年,她調往重慶龍溪河項目。該項目地處重慶市長壽區但渡鎮楊家坪村,高山環繞,道路崎嶇,交通極其不便,被認為是當時“全局最艱苦”的項目,幾乎所有生活物資都是肩挑背扛進來的。此時正值項目大幹的關鍵時期,為確保經營工作跟上生產進度,她始終堅守崗位,每次出門辦事都要跋山涉水,坐渡船、走山路,只為做好每一項工作,為施工生產保駕護航。

2001年,孟立傑來到廣西水南路四合同項目擔任經營部部長。該項目主線全長18.5公裏,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裂隙等特殊路段比比皆是,給項目經營工作帶來很大挑戰。與項目簽訂扭虧責任狀的她,白天去現場收方,晚上整理申報資料。每處暗河溶洞都留下了她的足跡,每頁申報的資料都花了她很多心血。經過3年的努力拼搏,她帶領團隊開源節流,從不放過任何一項變更點,最終實現了從預算虧損到盈利的轉變,超額完成扭虧任務。
2005年,在浙江申嘉湖J4項目,同樣簽有扭虧責任狀的她,深感責任重大。為了爭取每一個盈利點,她頻繁穿梭於各個部門,開源節流,控制各項成本支出。她經常與高校共同策劃軟基沉降補填方案,巧用合同條款爭取收益。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項目實現了從預算虧損到最終盈利,並超額完成了一公局集團下達的扭虧任務。

從一線技術崗到經營管理崗,她從未停止思考。她結合多年紮根基層積累的實戰經驗,獨立撰寫出極具參考價值的《經營管理工作手冊》,在企業內部得到大力推廣。項目檢查中,她發現存在分包成本不能及時“關門”的現象,編寫出《分包結算審批辦法》。該辦法出臺後,各項目分包結算拖拉的現象得到有效改善,項目也因有總部把關結算款項有了底氣。由此在一公局集團內開創了三級公司總部對分包結算進行審批的先河,為企業規避結算風險做出了積極貢獻。
孟立傑在工作崗位上巾幗不讓須眉,在家庭上也是一位賢良的妻子、溫婉的母親。她與愛人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28個春秋。為了能夠彼此關照,他們約定不論條件多麼艱苦都要在一起,從來不曾動搖。結婚時經濟條件不允許,沒有像樣的婚紗照,為了彌補遺憾,夫妻間約定每10年都要在結婚紀念日拍一套婚紗照留作紀念。這麼多年來,他們一直履行著當初的諾言。

作為一名基層築路人,孟立傑雖然與家人聚少離多,但她在忙碌的縫隙中編織著家人之間緊密相連的“愛之網”。逢年過節,她都會想著雙方父母,寄去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作為母親,她非常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刻。她帶女兒去超市買玩具,時常教育引導孩子要節約,定期給孩子寄去適齡的書籍,指引她向陽而生。當她告訴女兒什麼是“巾幗建功標兵”時,女兒說長大了也要像媽媽一樣,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閑暇之餘,她以筆為媒,傾心撰寫長達五萬餘字的回憶錄——《時間都去哪了》,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女兒的思念、牽掛,記錄了女兒成長路上的歡笑與淚水。女兒一歲半時,她回家探親,奶奶告訴她:“是媽媽,叫媽媽。”女兒怯怯地叫了一聲“姑姑”。“當時我的眼淚唰地一下就流了下來。”孟立傑回憶道,“女兒三歲半坐飛機到南寧,我們去接她。在接機口的人流中,我一眼就看到她,一身淺灰色的毛線裙,黑色的緊身小棉褲,紅色的小靴子,漂亮極了,正當我擔心她不喊我們爸媽時,我聽到了她稚嫩的聲音‘媽媽、爸爸’,我的寶貝,一個快樂陽光的寶貝!”回憶錄中充滿愛意的畫面深深地印在她腦海裏。 隨著歲月的沉澱,曾經的小女孩已經長大成人。孩子說:“生在盛世,我感恩生活。我希望能成為一名學者回饋社會,並能不斷豐富自己。北京大學以嚴謹的學風聞名於世,是億萬少年追逐的夢想也是公認的最高學府、學術殿堂,更是我學習階段為之拼搏努力的方向。”在孟立傑的影響下,女兒勤勉奮進,於2017年以672分的高考成績如願踏入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法學院,續寫著這份拼搏奮進的家族榮光。

從基層工作者到公司管理者,孟立傑用三十多年的時光,憑實績說話,憑實幹立身,她有扭轉盈虧的運籌之功,更有突破困難的拼搏之力。而今,作為負責項目成本核查工作的公司副總經濟師,她仍走在兢業不已的道路上,繼續書寫著更加精彩的履職答卷。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