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5日电 八月的戈壁灘,熱浪扭曲了地平線。中交一航局五公司東方電氣木壘100萬千瓦科技創新實驗風場專案預算員劉偉傑盯著電腦螢幕上密密麻麻的數字,感覺它們像螞蟻一樣在眼前爬行。

“又不對!”他猛地將滑鼠摔在桌上,引來辦公室同事側目。劉偉傑深吸一口氣,抓起水杯走向飲水機。22歲的年紀,作為新入職的預算員,面對的第一個挑戰不是惡劣環境,而是密密麻麻的結算表格。

回到座位,盯著Excel表格裏那些跳動的數字,劉偉傑忽然覺得呼吸困難。下班後,他獨自坐在宿舍的硬板床上,戈壁的風呼嘯著拍打窗戶。他拿起手機,給專案經理發了條微信:“領導,我想休假一周。”沒有解釋原因,對方卻很快回復:“好的,回去休息休息。”劉偉傑有些意外,卻更感解脫。

休假回來的那個清晨,劉偉傑帶著幾分破罐破摔的心態敲響了商務經理王歡辦公室的門。王歡從檔中抬起頭,四十出頭的她有著戈壁工作者特有的幹練和風霜痕跡:“正好,我也想找你。坐。”劉偉傑準備好的說辭突然卡在喉嚨裏。王歡先開口了:“休假回來感覺怎麼樣?前陣子看你狀態不太好。”“王經理,我...”劉偉傑深吸一口氣,“我覺得計合這塊我幹不了,太複雜,壓力太大。能不能...”劉偉傑抿了一下嘴唇,已經準備好接受批評。王歡語氣平和:“工作就是工作,它不是你的全部人生。不是要你愛上這些數字,而是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好的壞的,都是工作的一部分。”那天上午,他們聊了很多。

第二天,劉偉傑重新坐回電腦前。他不再試圖一天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將工作分解成小塊。上午審核材料成本,下午處理人工費用,晚上留兩小時專門對賬。面對大量的專案結算資料,他開始與工程部同事對每一份材料展開細緻的核對,將複雜的流程分解為一步步可執行的檢查項。付款方面,他開始學著建立付款台賬,對每家單位的每筆付款資訊反復審核。數字還是那些數字,但他不再把它們看作敵人。

戈壁的秋天來得早,九月已經涼意逼人。劉偉傑仰望近百米高的塔筒和旋轉的葉片,心中湧起一種奇特的平靜。好的壞的,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他自己,也已經在這荒原上,完成了從預算員到修行者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