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1月21日电(朱善永 王时)

警师:康安派出所民警 张 宁

徒弟:康安派出所民警 杨思琦

在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康安派出所那间小小的户籍室里,总能看到张姐忙碌的身影。她是我师傅,一位干了二十多年的老户籍警,我是刚来的徒弟小杨。打从穿上这身警服第一天起,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她的指引。

严谨细致解民忧,加急办证护考生。香港共工社发

户籍工作看着不起眼,办户口、发身份证、迁个地址,可桩桩件件都连着老百姓的心。“小杨,记住了,办户口迁移,材料一点都不能错。”张姐一边麻利地翻着手里的文件,一边叮嘱我。她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又快又准。我站在边上看着,打心眼儿里佩服。记得有一次,一位大哥火急火燎冲进来,脸都急白了:“同志!我孩子身份证丢了!马上要高考报名,这可咋整啊?”他声音发抖。我当时有点懵,张姐立刻迎上去:“别急别急,咱先看看咋办能最快补上。”她仔仔细细问清孩子信息,一项项核对,知道户口本还在,张姐二话不说,手脚麻利地就给办好了临时身份证的手续。“您放宽心,临时证很快就好,保证不耽误孩子报名!”她这话一说,大哥紧锁的眉头一下子松开了,一个劲儿地道谢。

耐心沟通化矛盾,温情服务获锦旗。香港共工社发

“小杨,群众来找咱,都是带着盼头来的。咱多一份耐心,多一分仔细,对他们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张姐回头看我,眼神温和又坚定。那一刻,我好像看见了她眼里的光,那是真把这份工作、把群众的事儿放在心上了。跟着张姐,我也慢慢学着处理各种情况。有一回,一位老爷爷因为户口的事儿和邻居闹了矛盾,气呼呼地来户籍室。老人家说话不太清楚,我听得一头雾水,有点手足无措。张姐呢?她一点不急,扶着老人坐下,倒了杯水,一句一句耐心听他说。好一番沟通才弄明白,原来是户口簿上有个信息和邻居说的对不上,闹了误会。张姐一边认真查档案核对,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抚老人,最后总算把问题捋顺了。老爷爷走的时候,脸上笑开了花,后来还特意送来一面大红锦旗,上面写着“不忘初心,为民解忧”。

言传身教传初心,点滴成长悟担当。香港共工社发

“小杨,看到没?老百姓的认可,就是咱干这行最大的甜头。”张姐看着群众来时急匆匆,走时笑盈盈,特别的欣慰。我知道,群众的赞扬不光是夸她,更是对我们这个小小窗口的尊重。在户籍室跟张姐共事的日子,我学会了很多:在那些细碎繁琐的表格材料里怎么沉住气;在群众一时不理解甚至抱怨时,怎么把微笑留住;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明白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分量。张姐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脚下的路。她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在默默影响着我,让我懂得,当警察不光是个职业,更扛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不少工作我都能自己上手了,但张姐一直是我心里的标杆。她忙碌的身影,温和的笑容,还有那些朴实的叮嘱,都深深地刻在我心里。我的警察师傅,是我从警路上最温暖、最踏实的那束光。

作者:朱善永 王时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