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的主題是“農業強國 榜樣引領”。在候選人中,湧現出了一批投身鄉村振興的典型人物,在糧食安全、穩産保供、農業科技創新、鄉村産業發展、鄉村治理有效、農村教育醫療、鄉土文化傳承、美麗鄉村建設等涉農領域貢獻着自己的力量。他們都是誰?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董紅梅
董紅梅,1965年生,現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幫扶辦公室主任、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脫貧攻堅期間,她負責農村危房改造和部定點扶貧工作,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1年,她的工作重心轉向傳統村落保護,僅僅三年時間,迅速建立起一整套高效推進機制。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明”;“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傳統村落保護作出重要指示。
搶救性将1336個村落納入國家級保護名錄。董紅梅曾跑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親眼見證了許多傳統村落逐步凋零,深知其面臨消亡危機。本着“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的核心,不僅要保護好有形的村落格局肌理、民居風貌、古樹古井等,還要讓具有中國特色的農事節氣、耕讀傳家的祖傳家訓、誠信重禮的鄉風民俗等有序傳遞、活态延綿。
創立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怎麽使中國傳統村落文化永續保存,讓更多群衆有機會一窺全貌呢?董紅梅推動建立一村一檔數字博物館,完善電子檔案向公衆開放,實現8155個中國傳統村落基礎信息全覆蓋,單館數量達到1035個,讓民衆足不出戶就能暢遊其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良好氛圍。
借勢提升海内外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力。董紅梅下大力氣宣傳推廣以傳統村落保護爲背景的10集紀錄片《中國傳統建築的智慧》,借勢整合媒體力量,在央視和海外129個國家播出,透過中國建築中的多元共融,呈現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和一緻性;聯合中央宣傳部等共同舉辦“傳統村落保護萬裏行”“誰不說俺家鄉好”短視頻征集等活動,社會反響熱烈,網絡總體觀看量達到7.5億人次。
牽頭起草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董紅梅多次犧牲休假、周末休息時間,打着封閉針堅持跋山涉水,深入調研聽取各方意見,“以用促保”是她與村兩委溝通最多的内容。她解決問題,創新發展,成立專班,牽頭起草保護條例,充分借鑒地方經驗和探索創新,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邁向規範化、法制化。
一路走來,董紅梅堅持“政府引導、村民主體、社會助力”的方法路徑,在搶救性挖掘、民衆文化普及和法規政策完善方面,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發展、傳承新模式。
?推薦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年度三農人物大型公益推介活動自200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五屆,在全社會營造了關注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的濃厚氛圍。2023年度三農人物推介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指導、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主辦、中國農業銀行獨家冠名,旨在把鄉村振興偉大征程中湧現出來的三農楷模镌刻在時代的光榮榜上。
本屆三農人物仍以“責任、創新、奉獻、引領”爲推介标準,突出年度性、引領性、影響力、傳播力。自10月14日活動啓動并正式開通報名通道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各級各部門的積極響應。截至11月30日,活動報名階段已經正式結束。
最終,結合專家評審和網絡熱度,将産生2023年度三農人物,讓我們共同期待!
三農人物推介結果将在活動官網公示,并于近期榮譽盛典現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