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蚌埠10月20日电 题: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成立暨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共工新闻社记者 蔚楠

2025年10月19日上午,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蚌埠市委党校成功举行,来自北京的退役军人、大慈薪火宣讲团顾问李徐英女士、中共蚌埠市委讲师团张雪松团长、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夏春晓书记、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红色文化专委会蔚楠副秘书长以及蚌埠电视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龙子湖区政府、市委编办、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华文月刊、安徽师范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蚌埠市国学研究会、殡葬协会、善星公益协会、彩虹之星公益协会等兄弟协会代表共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红色文化传播与志愿精神传承的新篇章。

仪式由大慈义工协会会员董峰主持,开场便带来暖心的消息:宣讲团负责人黄洪平、李晓燕、张秀侠此前专程赴京,邀请中国重走长征路第一人、原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智库(中国经济前沿决策顾问中心)副理事长罗开富老前辈担任薪火宣讲团的总顾问。罗老不仅欣然接受,更送上殷切期望。现场播放的相关视频,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宣讲团背后的精神鼓舞。

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研究会执行会长、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会长、薪火宣讲团团长徐峰先生致辞。他指出,成立薪火宣讲团,旨在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红色+传统”融合模式开展文化宣讲,凝聚公益力量、提供精神滋养,为社会发展注入动力。徐会长介绍了宣讲团的核心使命与发展规划:联合高校,汇聚各界专家学者、退役军人、文艺骨干等,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命文化大力开展宣讲活动,以“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为路径,力争三年内实现“培养千名宣讲员、打造红色精品课堂、创作高端红色文艺节目”的工作目标。

《华文月刊》总编王继庭先生作为嘉宾代表作精彩发言,他表示:“薪火宣讲团”的成立,不仅是蚌埠公益事业的一件喜事,更是文化传播领域的一次有意义实践:当“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命文化”的内核,遇上“宣讲”这一鲜活载体,本质上是为优秀文化找到了“走下书本、走进人心”的新路径,这与《华文月刊》“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记录时代精神印记”的办刊初心高度契合。王总编代表《华文月刊》表态:将持续关注薪火宣讲团的每一步成长,用文字记录宣讲中的感人故事,用版面呈现文化传承的创新成果,助力宣讲团的“薪火”不仅在珠城点亮,更要通过媒体传播,让更多人看见蚌埠的文化温度与公益力量。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属揭牌环节。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宣讲团顾问李徐英与中共蚌埠市委讲师团团长张雪松缓步上台,共同为“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揭牌。红绸滑落,标志着宣讲团正式诞生,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里满是对宣讲团未来的期待。随后,领导与嘉宾移步台前合影,用相机记录下这一意义非凡的瞬间。

仪式现场,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会员代表深情朗诵《大慈赋》,将协会的公益初心与奉献精神娓娓道来;宣讲团副团长魏诗文以《用长征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为题,带领在场者重温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守,让长征精神直抵人心;蚌埠学院外国语学院志愿者杨雨晴、张生旺、洪佳琦、郭俊然带来配乐朗诵《英雄陈树湘的故事》,真挚的情感与动人的讲述,让英雄形象愈发鲜活;宣讲团副团长黄洪平分享的《我与半条被子的不解之缘》,以温暖的故事诠释了红军长征坚定的精神追求和无私的为民情怀。学生代表王超慧现场献花,陈驰发表感言,让这份温暖与感动进一步传递。最后,全体人员起立合唱《大慈大爱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现场,将仪式氛围推向高潮。

为让红色宣讲力量更加强大,仪式现场还公布了薪火宣讲团宣讲员招募通知及联系方式,诚邀每一位有爱心、有担当的社会大众共同参与,为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生命文化的传播注入新鲜活力。

随着薪火宣讲团的成立,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将主动担责,奋力前行,以红色基因为魂、以志愿精神为翼,让红色故事传遍珠城,让爱的薪火温暖更多人。仪式最后,全体人员集体合影留念,蚌埠市大慈义工协会薪火宣讲团成立仪式圆满落幕。

作者:蔚楠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