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26日电 大连湾渔港位于大连湾北侧,距大连港10海里,可容纳300艘渔轮靠泊,是我国北方大型综合性渔业基地。

当时,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大连湾渔港工程为仅次于“611”工程的2号工程,于1960年开工、1966年建成。项目包括防波堤、护岸、上冰码头、上箱码头、修船码头、卸鱼码头等,工程总计防波堤长1061米,护岸长764米,码头岸线长619米。

1963年7月,随着经济逐步好转,辽宁省举全省之力建设大连湾渔港,大连湾渔港施工开始回暖,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抛石组是渔港建设的排头兵,长年累月在海上施工,赶潮水起得早、睡得晚,风里来、雨里去。全体成员只为了一个目标,便是尽快推进抛石进度,为后面的工序打开作业面。

抛石施工的特点是“抢”,抢风头、抢风尾,抢高潮、抢低潮。工长李炳华开动脑筋,创造了低潮抛下部、高潮抛上部的“高效抛石法”,将过去用船吊石抛堤顶改为高潮人工抛堤顶,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费用。

上箱码头、上冰码头和修船码头是沉箱重力式结构,共计27个沉箱。沉箱上部安装空心方块,方块内填石,再现浇胸墙混凝土。卸鱼码头为抛石斜坡堤桥台墩式结构,通过过渡段与浮船连接。

老一辈筑港人栉风沐雨,施工过程中克服了设备落后、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战胜了大连湾狂风涌浪的考验,于1965年末实现主体工程完工。次年10月,这座当时中国最大的渔业基地最终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