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7月22日电(通讯员 范娇)晨光穿透柬埔寨潮湿的空气,斜斜洒进工地板房。我揉着酸涩的眼睛,看着办公桌上几个透明玻璃容器——桂圆叶舒展着新绿、芒果苗挺立如剑、水竹亭亭玉立……这抹生机让满是报表的工作台都鲜活起来。
“又在看你的宝贝?”资料员小刘抱着一摞账单探过头来。“是啊,这工位都快成世外桃源了。”我笑着给桂圆换水。
作为项目部物资统计员,我的工作台是数字的战场,混凝土和钢筋用量表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闷热潮湿的气候、语言不通的困扰,还有对家乡的思念,像沉重的石块压在心头。某个加班的傍晚,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把半块土豆泡在玻璃杯里,半月后竟开出星星点点的白花。“要不试试?”一个念头在心中油然而生,我鬼使神差地把吃剩的桂圆核洗净,丢进了矿泉水瓶。
“真的能活吗?”小刘凑过来,灯光照在桂圆核上泛着光泽,我心里也半信半疑。
两周后的一个清晨,我刚要打开电脑,忽然瞥见桂圆竟冒出了针尖大的绿芽,大为惊喜,手一抖,差点把咖啡洒在报表上。“快来看!”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身边的综合办小丁,声音都在发颤。
小丁瞪圆了眼睛:“这也太神奇了!我连种花都不一定养得活。”她立刻掏出手机录像,镜头里,小绿芽在光斑中微微摇晃,像在跳一支笨拙的舞。当晚,她就捡起一个矿泉水瓶,也郑重其事地放进荔枝核,开始了水培之路。
可两周过去,小丁的荔枝核毫无动静。那天她抱着瓶子蹲在我桌前,疑惑地问我:“是不是被我养死了?明明每天都有换水啊!”我拿起荔枝核仔细端详,一下就看到发芽口处粗糙的包衣:“找到问题了!这层壳得刮开,就像给种子解开‘紧箍咒’。”
“原来如此!”小丁抄起美工刀就开始给荔枝核“做手术”。当荔枝苗终于破壳而出时,整个项目部都听见了她的欢呼声。那天中午,我们围在她的桌前,看嫩红的新芽顶着褐色种壳,像戴着小头盔的士兵。
“你该改名叫‘草木神医’了!”小刘凑过来,“之前我的那盆仙人掌被我浇死三回了,能不能抢救下?”笑声中,我悄悄把新长的芒果苗和水竹放进同事们的空咖啡杯。渐渐地,办公室里的惊叹此起彼伏:“快看!我的火龙果籽发芽了!”“谁动了我的菠萝头?叶子怎么长歪了?”
?
当暮色爬上窗台时,我望着玻璃瓶里纵横交错的根系,想起早晨小丁的话:“这些小家伙比钢筋还坚韧。”可不是吗?我们这群在异国他乡的工程人,在烈日下核对数据、在暴雨中抢修设备,就像这些水培植物,即便身处逼仄的容器,只要有一方水土,就能冲破阻碍,向阳生长。
晚风掠过工地板房的铁皮屋顶,带着热带特有的潮湿气息。玻璃瓶里的绿植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再坚硬的环境,只要心怀热爱,总能长出属于自己的春天。(供图单位:中交一航局五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