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7月17日电(通讯员:容磊 张恒)清晨,元山水库氤氲弥漫,雾霭中的高速公路朦朦胧胧。“大家再加把劲,连续梁施工马上完成了。”中交一航局滁合高速项目现场负责人董世全在现场鼓励道。

滁合高速作为安徽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横八”线中的一段,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元山水库大桥作为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全长726米,采用连续现浇梁施工工艺,项目需在十几米高的墩柱上搭建连续梁挂篮,以便工人开展对称悬臂的模板、钢筋、混凝土浇注施工,挂篮安装前要对其进行预压,以检验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原定的挂篮安装后,再进行预压施工行不通,安全和风险成本都太高了。”原来,既定的连续梁挂篮预压施工是将菱形挂篮安装在墩顶后,采用预制块或沙袋作为堆载预压材料,但随之而来的防坠落、防倾斜安全措施费用和材料投入高。“如此一来,不仅无法节约成本,而且大桥下方就是水库,安全环保风险也很高。”工艺研讨会上,董世全提出了问题。为节省成本,保障项目平稳推进,项目团队组建了技术攻关小组。

讨论时,大家发现,如果能将挂篮高空堆载预压改为地面千斤顶对张拉,不仅可以减少各方面投入,还能消除高空施工的安全隐患,随即小组成员开始验证可行性。经测算,地面千斤顶对张拉相比较堆载预压,不存在材料重量误差和堆放不均匀等影响因素,且通过智能张拉系统控制时,加载的误差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然而,大桥下方就是元山水库,预压的施工场地又成了项目团队新的“拦路虎”。

“元山水库最深处大约有6米,我们如果和产权单位沟通,在水库里筑个‘岛’呢?”“我看可以,本就需要搭建临时施工平台,这样的话临时钢便桥的成本就可以省下来了。”“搭建水上作业平台不难,我们路基挖方的土石可以派上用场。”一番头脑风暴下,水库筑岛的施工方案很快成型。技术攻关小组马上行动,征得水库产权单位同意后,从路基段运来1万多立方米土石,填筑起2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小岛,元山水库大桥的墩柱、承台以及挂篮预压等施工工序得以顺利展开,相较临时钢平台节约了成本,也提供了宽阔的作业面。

施工平台有了,技术团队立即着手挂篮的千斤顶对张拉试验,先将两台拼装好的菱形挂篮,两个后支点对拼起来,形成一个“V”字型,再用钢绞线,通过锚具使用油压千斤顶对挂篮分级加载预压,对称进行。通过现场试验,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测挂篮承重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其压缩变形,为以后各梁段施工的预拱度提供参数,而且相比传统堆载预压一次至少7天的施工时间,千斤顶对张拉仅需2天就能完成加载、观测和卸载工序,降本增效数据更是可观,有效化解了高空坠落等安全隐患,真正实现了效率、成本和安全的多赢。

2025年6月24日,滁合高速滁州段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董世全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要做到优质履约,就是要多观察、勤思考、找方法,多运用集体的智慧。”,想起项目团队的一个个金点子,他自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