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這樣一群“理工男”,爲黨的光榮事業所召喚,毅然決然投身隐蔽戰線工作,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曆史功勳。

  劉鼎:“兵工泰鬥,統戰功臣”

  1960年,劉鼎(左二)在工廠檢查工作

  劉鼎,1903年12月出生于四川南溪,1920年進入浙江高等工業學校(浙江大學前身)機電專業學習,1924年前往德國勤工儉學主攻機電專業,并在柏林加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和空軍機械學校學習軍事技術和兵器原理。

  1929年劉鼎回國,被黨組織安排從事隐蔽戰線工作。期間,他假扮文件鑒别專家,設法進入英巡捕房,将被查抄的我黨重要機密文件取出,爲營救被捕的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關向應立下大功。1933年,劉鼎任閩浙贛蘇區洋源兵工廠政委,因前方作戰缺乏重武器,他自己繪制圖紙,利用手搖車床和簡陋的翻砂設備,制造了3門35毫米口徑的小迫擊炮及炮彈。這是我軍兵工史上自己制造的第一批火炮,開創了我黨早期兵工事業。

  1936年,經宋慶齡引薦,劉鼎隻身前往西安秘會張學良,促膝長談十多天,使張學良對我黨和紅軍有了全新的認識,進而堅定了聯共抗日的決心。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劉鼎任駐東北軍代表,公開身份是東北抗日義勇軍代表和張學良秘書。1936年12月12日淩晨,西安事變爆發,在此前後,劉鼎通過秘密電台連續向黨中央發送電報,第一時間幫助中央了解事變的進展,後乘坐張學良專機飛到膚施(延安)彙報情況,并将周恩來等中共代表接到西安。劉鼎在周恩來領導下通宵達旦工作,既保衛了中共代表安全,又完成了與各方人士溝通聯絡的任務。毛澤東同志多次說過:“西安事變,劉鼎同志是有功的。”1937年,劉鼎到達延安,後調任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從此成爲兵工戰線的重要領導。習仲勳同志稱贊劉鼎爲“兵工泰鬥,統戰功臣”。

  蔡叔厚:機電工程師“蔡老闆”

  蔡叔厚,1898年出生于天津,1916年畢業于浙江甲種工業學校(浙江大學前身之一)機械科專業,到上海後成爲機電工程師。1921年秋,他考取留日官費生學習機電專業,後考入東京工業大學讀研究生,主攻高壓電器的設計與制造。

  1924年蔡叔厚畢業回國,創辦上海紹敦電機公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後不久,蔡叔厚被調入隐蔽戰線工作,協助研制無線電收發報機。1929年1月,紹敦電機公司突然遭到敵特軍警搜查,蔡叔厚沉着應對,成功保護了公司二樓密室裏正在秘密研制的無線電台。

  爲搞好地下工作,蔡叔厚以老闆身份,出入政商名流社交場所結交“朋友”,在上海社交場逐漸有了名氣,黨内同志也親切稱呼他爲“蔡老闆”。在嚴峻的白色恐怖下,蔡叔厚的公司成爲了共産黨員的臨時避難所,先後掩護過葉劍英、廖承志等數十位同志。蔡叔厚還憑借着自己留學時練就的流利日語,冒充日本人與租界巡捕房交涉,成功将我黨被捕同志營救出獄。

  蔡叔厚作爲公司“老闆”卻不看重金錢,自己收入不多,生活也很儉樸,但當黨組織或同志們在經濟上遇有困難時,他總是全力以赴,傾囊相助。抗戰期間,“蔡老闆”曾經前赴日本開展工作,完成了許多艱難任務。回國後,他在上海和重慶堅持鬥争。此後,他轉入統一戰線,爲掩護隐蔽戰線同志以及策動敵營高層起義積極貢獻力量。建國後,他參加上海市政府的工作,曆任上海市公用局副局長、上海市機電一局副局長等職,以他的理工學識爲新中國建設事業發光發熱。

  葛佩琦:物理系出身的情報戰行家

  葛佩琦,1911年出生于山東平度。1930年,他懷着“科學救國”的理想前往北平,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他刻苦學習,僅用兩年時間就學完高中三年課程,跳級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

  在北大學習期間,葛佩琦積極參與學生運動,逐漸成長爲抗日救亡的先鋒人物。1938年,葛佩琦加入中國共産黨,并接受黨的指揮,在商丘地區組織抗日自衛隊,積極開展遊擊戰打擊日軍。同時,他還承擔了策反敵僞軍隊的重要任務,成功促使多個部隊反正,削弱了日軍的統治力量。1942年,葛佩琦參加西安地下情報工作,在豫東、皖北成功建立起情報網絡,聯絡範圍遠至北平、上海。

  抗戰勝利後,葛佩琦前往北平建立地下工作聯絡站,并于1946年成功打入國民黨東北最高軍政部門——東北保安長官司令部,擔任“政治部少将督察”。在沈陽,他和幾位地下黨員共同建立起一個情報小組,獲取了大量國民黨軍事部署的情報。直至1948年沈陽解放,葛佩琦成功完成敵後隐蔽鬥争任務。新中國成立後,葛佩琦回到物理學堂,在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擔任理化教研室物理組組長,培養出一批批新中國的理工生們。

  來源:國家安全部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