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燒烤打包費竟每串0.3元?外賣包裝需少些“算計”

2023-12-23 49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外賣包裝需少些“算計”

  随餐可樂、醬料分裝、奶茶配料……隻要點外賣,這些不起眼的餐品可能都在不經意間收取了你的打包費。更離譜的是,許多店鋪的外賣燒烤打包費按每串0.3元收取,即每點10串燒烤就會額外增加3元包裝費。而實際上,這些烤串通常隻會被打包在同一個食品袋中,并不會單獨包裝。外賣包裝收費标準不一、過度收費等“包裝刺客”現象,一度引發網友熱議:“現在外賣都靠打包費掙錢嗎?”

  爲了保障外賣商品安全、衛生送達,商家基于外賣業務特性要求,使用塑料盒及購物袋等材料對商品進行打包,并因此收取相應的包裝費用,本是件合情合理的事。然而,打包費的标準不一、收費明細不透明,難免令誠信經營陷入質疑。有媒體查詢不同電商平台發現,按照多種一次性餐盒批發價計算,單個餐盒價格在0.01元至0.5元不等;而在外賣平台,不論容量材質,大多數店鋪的打包盒價格都是1元起步,且疊加無上限。在這個外賣配送費都有減免等優惠的年代,打包費卻沒有任何議價空間,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關于打包費收取問題,部分商家也“有苦難言”。由于外賣平台傭金、頻繁參加活動以及平台配送成本過高等因素,導緻一些商家“不得不”收取包裝費以攤薄成本。不過,從線上線下同餐不同價、外賣分量縮水到不合理收取打包費用等,商家考慮盈利無可厚非,但不能通過變相、額外收費等方式轉嫁經營成本,最後由消費者來買單。

  規範外賣包裝收費,應從“明碼标價”開始。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打包費在餐品詳情頁上看不着,等到了支付頁面才顯示,很多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會忽視這筆費用,知情權得不到應有保障。同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明确規定,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條件。商家按件多次收取費用等行爲明顯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外賣包裝還應回歸“綠色環保”應有之義。收取打包費,原本的目的是低碳減排。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商家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所以對外賣商品進行打包時,需要收取相應的包裝費用。而如今外賣行業濫用包裝問題頻發,給了商家借各種名義亂收費的可乘之機。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外賣用戶達5.2億戶,随之而來爆發式增長的外賣包裝已成爲塑料污染的“重災區”。推進外賣包裝“綠色瘦身”,必須進一步壓實平台和商戶的經營責任,避免無謂的浪費。

  平台、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本是相互“成就”,而非互相“算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平台和商家紛紛打出滿減、折扣優惠,凸顯了對消費者的“誠意”,但這并不能成爲“包裝刺客”的理由。廣大商家要依法誠信經營,多在食品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适度、合理收取包裝費用,杜絕捆綁消費、強制消費;外賣平台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對商家的規範引導,科學設定“分成”比例和機制,在多爲消費者謀福利的同時,也要提高商家入駐的積極性。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也要進一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督促平台和商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明确打包費的收取範圍、方式、定價标準等,爲消費者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費環境,讓老百姓放心消費、樂于消費。(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