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現有開發區184家 官方立法促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鄭州12月15日電 (記者 劉鵬)“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15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通報稱,該省現有開發區184家,爲促進全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河南省開發區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簡稱條例),定于202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圖爲新聞發布會現場。劉鵬 攝 “《河南省開發區條例》自1994年頒布施行以來,對推動河南省開發區在建設初期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别是近幾年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條例内容已不适應當前開發區發展的需要,亟須制定一部新的條例,以法治引領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公樂當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自2021年以來,河南省委把開發區改革擺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來統籌謀劃和系統推進。經過整合擴區,全省現有184家開發區,就業人數超過500萬,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工業利潤等,分别占全省總量的60%以上,開發區已經成爲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市縣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李公樂表示,此番《條例》的立法目的明确,就是要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推動開發區深化改革、提升發展、提升能級,爲全省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打造強引擎。 發布會上,河南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王新民介紹了《條例》的主要内容。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把科技創新擺在首位。”王新民說,《條例》明确開發區應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政策鏈深度耦合,打造區域科技創新高地。同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開發區管理機構應當加快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支持企業實施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産業發展方面,爲推動開發區産業集約集聚發展,培育具有競争優勢的産業集群,《條例》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支持開發區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吸引産業鏈上下遊企業集聚,鼓勵重大項目落地開發區,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和生産性服務業集群。同時,統籌推進開發區企業智能化改造,支持開發區規劃建設産業數字化平台,推動開發區數字化轉型。 針對反映比較突出的土地問題,《條例》亦對推動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建立開發區工業用地保障機制,明确開發區内産業用地占比不低于百分之六十,建立土地利用綜合評價機制和低效用地盤活機制,及對強化開發區土地供後監管等方面作出規定。(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