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世界遺産賦能縣域經濟 文旅融合領跑“旅遊名縣”
中新網成都12月14日電 (王利文)“都江堰是全國爲數不多的同時擁有世界文化遺産、世界自然遺産、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的‘三遺之城’。在‘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中位居全國第八,在‘中國縣域旅遊綜合競争力百強縣市’中位居全國第四,天府旅遊名縣複核考評連續四年全省第一。”14日,都江堰市委副書記、市長張亞丹在成都向媒體介紹都江堰領跑“旅遊名縣”的故事。 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成都舉行“縣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都江堰市專場。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供圖 都江堰市有着2000多年建城史,是一座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長期以來,青城山、都江堰、大熊貓等衆多旅遊品牌,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紛至沓來。當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縣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都江堰市專場,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如何依托資源優勢,探索以世界遺産賦能的文旅融合之路,有效推動文旅産業高質量發展。 張亞丹介紹,都江堰市通過打好“三遺之城”内容王牌、夯實“産業圈鏈”競争基底、豐富“品質消費”産品矩陣、提升“留量體驗”服務品質和長效“規劃引領”持續賦能,講好“名縣”故事。 張亞丹表示,都江堰市讓“青磚古瓦”變成居民們的“鄉愁地标”、遊客們的“打卡網點”、學生們的“研學課堂”,打好“三遺之城”内容王牌。都江堰市科學規劃了芒城遺址、玉堂窯址考古遺址公園,推動四川省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縣域試點和國家級“古蜀文明傳承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完成圓明宮、靈岩寺及千佛塔等文物古建築修繕保護。此前,皮影、剪紙、青城太極3個項目納入“成都大運會”大運村互動體驗項目。此外,都江堰還開展各類主題展覽、研學及國際化交流活動100餘場(次)。 “近些年來,我市旅遊人數從1000多萬到2000萬,再到今年估計超2800萬的大幅攀升來看,都江堰越來越受到更多遊客的青睐。”都江堰市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局長姜娟介紹,爲給廣大遊客帶來舒适、安逸的消費體驗,都江堰市塑造消費新場景、培育特色節會品牌、挖掘風味美食,讓都江堰更好玩、好樂、好吃,讓更多的人“愛來遊、都來遊、再來遊”。 都江堰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唐彬介紹,都江堰市擁有山水道熊貓等世界級旅遊資源和優越的生态環境,爲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天然養分”。都江堰發展休閑農業、拓展農業功能,既爲農民增收開辟了新渠道,又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2022年,都江堰休閑農業綜合收入87.6億元,接待旅遊人次1583萬人,從業人數達19.3萬人,帶動農戶62017戶。 針對都江堰市民宿發展情況,都江堰市民宿協會會長傅傑表示,協會最初成立時隻有30家發起單位,如今已經發展到了500多家品質民宿,今年節假日期間精品民宿的入住率達90%以上。民宿已經逐漸成爲都江堰市旅遊産業的重要支柱,吸引了各地民宿熱愛者和英國、日本、新加坡等海歸來都江堰投資興業。(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