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個人養老金制度試水一年 75後80後開戶最積極

2023-12-08 619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個人養老金每年繳納上限爲12000元,你繳存了多少

  開戶熱、繳存冷,理财類表現穩健、部分基金出現浮虧

  試水一年,75後80後開戶最積極

  本報記者 吳恩慧

  臨近年底,個人養老金又成爲大家熱議的話題。去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杭州、甯波等國内36個城市和地區率先啓動。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爲12000元。

  杭州的劉女士告訴記者,她購買的固收增強理财産品,到目前賺了260.4元。時隔一年,個人養老金的進展各地表現不一,更多人還在觀望和猶豫,并未積極投入這一新生事物。與此同時,不少銀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又開始了今年的個人養老金推廣。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已明确将“養老金融”納入“五篇大文章”之中。後續如何提高個人養老金的參與積極性,特别是如何推動開戶人群進一步繳費,是擺在面前的問題。

  試水一年 杭州有超220萬人開戶

  又出攤了!帶着毛絨玩具和其他禮品,杭州一家城商行的客戶經理和同事們最近在武林商圈推廣個人養老金。“還記得去年個人養老金剛推出時,開戶紅紅火火的場面。”其中一位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回顧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初期,杭州多家銀行都推出了微信立減紅包、抽獎等多種優惠開戶活動,個人養老金開戶數量也出現一輪快速增長,随後,各家行開戶數就轉入平穩增長狀态。

  根據人社部數據,到今年6月底,全國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人數已超過4030萬人。在杭州,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220多萬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總額超過13億元,開戶數量、繳費總額位居全國36個先行城市(地區)前列。

  省内一家國有大行人士告訴錢報記者,在開戶群體當中,35歲到45歲的客戶群體占比接近50%,特别是75後、80後人群表現突出。與此同時,在繳費的客群當中,30歲到40歲的客群占比接近50%。目前來看,95後、00後年輕人群個人養老投資的占比還不高。

  開戶多繳存冷 杭州繳存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去年開戶薅羊毛,開了就送了50元微信立減金,馬上就買咖啡用掉了,賬戶裏繳存還是零。”朱小姐說,當時開戶也是幫銀行的同學完成任務。“個人養老金賬戶的資金要等退休後才能提取,我一個95後還年輕着呢,平時開支也比較大,積累多了再去投資。”朱小姐說。

  也有市民因爲投資收益而不願意繳存資金。杭州蕭山的80後許先生同樣是薅了開戶羊毛後,沒有繳存。“我是幫親戚完成考核任務才開了戶。”許先生說,沒有繳存資金是因爲覺得收益不高。

  “我明年還會再存12000元,雖然一年下來浮虧近400元,但抱着長期投資的理念,我仍然很有信心。”翻看手裏的個人養老金投資賬戶,杭州拱墅區的葉先生說,持有正好一年,因爲持有的基金産品有部分股票投資,受大市波動影響,收益率是-3.26%,一年浮虧391.65元,但比起自己投資的股票,表現算是好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考慮到通脹、投資收益、資金靈活度、稅收優惠力度等問題,多位市民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繳存資金不太積極。《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規定,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爲12000元。

  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全國共3000多萬人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往賬戶裏存錢的隻有900多萬人,占比僅三成。截至今年10月,杭州繳存率高于全國3月份平均水平,但占比也不足六成。

  很多人表示會繼續繳存 希望有更穩定的投資收益

  “試了一年,覺得基金産品波動較大,以後我會在養老金産品中,配置一部分存款、養老保險和固收理财産品。”杭州80後楊女士也嘗鮮了個人養老金,她說:“我繳存了12000元,我覺得個人養老金制度還是蠻好的,它相當于強制儲蓄,又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我會繼續每年繳存12000元,如果投資收益率再好點就是更穩穩的幸福了。”

  根據規定,個人養老金賬戶裏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理财産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産品。截至目前,各金融機構共推出745款産品,包括465款存款産品、162隻基金、99款保險産品、19款理财産品。

  “客觀地說,一年來,資本市場投資波動較大,基金類産品出現虧損,确實對大家投資個人養老金産品積極性有影響。”浙江一家國有大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面世才一年,相關産品确實還有一定改善空間。“從機構角度來說,要精心打磨産品,提升個人養老金産品淨值管理水平,給大家一個好的産品預期收益率,從個人來說,大家也要注重時間的價值,不要太過于看重這一年的虧損,而是着眼長期。”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接受錢報記者采訪時指出:“應進一步優化調整個人養老金制度。财政稅務部門、金融管理部門不妨在稅收優惠、産品準入等方面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對個人養老金産品實施稅收遞延政策後,整體稅率還可以進一步降低。”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聞集團 共工新聞網版權所有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