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創新支付變賣藥生意 監管嚴查特藥健康險

2023-12-02 3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鎂信健康等三方公司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11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日前下發通知,要求相關公司協助提供四類産品清單。不僅包括特藥、靶向藥類健康險産品等,與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科技等合作的健康險産品也需提供清單。

  近年來,諸多保險公司紛紛選擇與第三方TPA平台、醫藥企業展開合作。然而,在多條産業鏈整合的過程中,一些健康險産品卻在創新賽道上“脫軌”,表面進行着創新,實則将保險産品“異化”。基于此,通知不僅引來了旨在防範風險的聯想,還引發了對健康險創新邊界的探讨。

  多個創新支付角色被點名

  涉及創新支付模式的健康險再次被監管盯上,與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科技等合作的産品被監管“點名”排查。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近日向部分保險機構下發的關于提供有關産品情況的通知,要求相關公司協助提供2022年8月1日以來修訂及新開發的相關在售産品清單。其中便包括與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科技等第三方合作的健康險産品。

  此次通知的下發難免引來猜測。在業内人士看來,根據通知,本次摸排與去年監管要求保險公司自查的“藥轉保”業務相似。通知或主要針對類似“藥轉保”這一業務模式,旨在對創新業務進行風險防範。

  有業内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市面上最常見的“藥轉保”類型爲,患者需要用藥時,可以先買保險,然後通過保險理賠“吃藥”。另一種業務則是,由于藥品不能參與“常規”形式的折扣,藥企會通過保險達到折扣促銷的目的,業内稱之爲創新支付。

  其實,在“互聯網+醫+藥+險”這一閉環下,特藥類健康險不斷落地,并且,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扮演着創新支付角色的公司。比如,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科技的業務均圍繞創新醫療健康服務展開,以健康管理和創新支付的角色參與其中。

  從3家公司相關業務的布局來看,根據鎂信健康2022年發布的數據,該公司目前已與逾80家保險公司、逾70家醫藥企業開展合作。根據思派健康2023年中報,該公司截至今年6月30日,合計在68個城市經營100家特藥藥房。雖然其特藥藥房業務占總收入比88.5%,但毛利占比不足五成。圓心科技也正在頻頻推動創新支付服務模式的合作,根據公開信息,該公司與制藥公司輝瑞聯合各方探索創新支付模式。

  創新支付弊大還是利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監管通報“藥轉保”後,多家互聯網醫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如鎂信健康等均深受影響。

  回溯監管提出的風險點來看,在“藥轉保”這一形态下,保險公司淪爲“賣藥”的通道,在整個業務運作過程中并不涉及風險管理,隻是進行了“走賬”。

  而健康險之所以出現類似“藥轉保”業務,與創新支付這一模式玩過頭有關。在業内人士看來,創新支付猶如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便會“擦槍走火”。

  創新支付模式下,各大保險公司與第三方TPA平台、醫藥企業展開合作,将健康管理、用藥服務鏈條逐漸打通。以特藥險爲例,其成爲負擔特藥的保險新勢力,“天價藥”讓老百姓也用得起不再是鮮有的話題。“健康險用來做創新支付無疑對消費者是重大利好,可以通過保險杠杆将自己無法支付或要花費巨額支付的醫藥費用抵掉,且在一些國家經過驗證可行。”樂橙雲服市場總監侯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