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4月8日电(胡遵远)4月3日,在这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美好季节里,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联合安徽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专题片《逐光——走江淮学党史》登陆安徽卫视、与观众见面了!

该片受到了两家单位的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了强大的拍摄阵容、云集了众多的专家教授,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史工作者,我十分有幸地参与其中。说实话,开始接受采访时,我对该片的框架结构、谋篇布局并不了解,只是按照主持人的提问作答。看过该片之后,我感到非常震撼、非常高兴,我认为该片立意高、谋划深、方法活、效果好,制作得非常成功。

一、串珠成链、熠熠生辉

安徽,党史事件众多、红色资源丰富,如何在较短的篇幅内、较短的时间里向观众展示、让观众了解、记住红色安徽呢?该片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安徽为轴,从红色金寨到红色云岭、从皖中抗战到渡江作战......把发生在江淮大地上最闪光、最耀眼、最有震撼力、最有影响力的党史事件串联起来,使其一目了然、闪闪发光,让人一片读懂“红安徽”,独具匠心、事半功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故事说史、感人肺腑

该片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以时叙事、以事说史、纵横交织、情景交融。比如,在介绍鄂豫皖红色历史时,既介绍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又讲述了红军经典战例----苏家埠战役,让人们在了解这段光辉历史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党组织的领导正确和红军队伍的机智勇敢。在介绍渡江战役时,既介绍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又介绍了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通过马毛姐的深情回忆和动情讲述,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深刻道理,进一步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意识。

三、创新思维、灵活方式

该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安徽的脚步,集中地、全面地展示了安徽党史大事,做到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以点带面、科学展示,这是一大创新;采取交待历史背景、讲述重要经过、彰显鲜明特色、传承伟大精神的叙事方法,使其史事统一、情理交融,思路清晰明了、故事感人至深,富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这是第二个创新;史料充足准确、讲解悦耳动听、画面清晰醒目、内容丰富多彩,这是第三个创新......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很难得的让人能够看下去、愿意听进去的专题片,这是一部很难得的让人增长党史知识、深受教育启迪的专题片。

四、专家述评、彰显主题

该片选择安徽省几位资深的党史专家在每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中,恰到好处地、恰如其分地发表一段精彩的述评,让其衔接历史、揭示本质、升华思想、彰显主题,既增强了党史专题片的真实性、权威性,又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

作者:安徽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原副院长、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原主任 胡遵远

供图: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