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5月21日电(朱善永)社区警务“规范月”活动以来,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延伸主防触角,社区民警辅警扎根社区,践行主动化解矛盾、主动排查隐患、主动宣传防范的“主动警务”,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有效拧紧“安全阀”、织密“防护网”,努力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化解矛盾“建和谐”

“多亏了你们派出所,忙前忙后一整天,可算解决了这块心病!”不久前,正阳河派出所爱建社区居民王女士因楼上漏水,导致墙体内电线连点发出异响,多天不敢用电。找到楼上,邻居情绪激动,坚称自家地板干燥,不可能漏水,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社区民警吕洋走访中得知情况后,立即带上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一同现场查原因,发现是地漏虚接导致渗水。解开了双方心结,在社区民警的协调下,困扰多日的“水患”得以彻底解决。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道里分局践行主防警务的缩影。为了确保各种隐患苗头底数清、情况明、速化解,道里公安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主防工作的重要抓手,社区民辅警,发动社区网格员、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到辖区内精细化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摸底等工作,能化解的民警当场化解,原因复杂的依托社区警务室,邀请社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村民代表,帮助理清事实、分清责任、讲明道理,就地化解。久拖不结的矛盾纠纷,各派出所普遍建立“日梳理、周研判、月会商”机制,实行个案化销号。同时依托“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深化公调对接、律师入所、庭所衔接等多元调处模式,推动妥善化解。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881起。

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社区民警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持续跟踪回访,防止“死灰复燃”。5月份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回访270余次,成功化解反弹性矛盾25起。

消除隐患“筑平安”


“ 五一期间”,正阳河派出所社区民警鲁滨在九小场所例行检查中,在一家餐饮场所后院发现6桶总计150公斤违法存放柴油,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民警及时消除这一重大安全隐患。

为筑牢辖区安全屏障,道里公安以网格为作战单元,组建“专业部门+行业部门+社区+网格”联合编组队伍,逐个场所、逐个网格深度起底排查,紧盯“九小场所”、老旧小区、高层建筑、群租房等重点场所领域,多形式、多举措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堵塞消防通道,堆放易燃杂物,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以及用火用气用电安全等常见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梳理、分类分析、科学施策,及时堵塞安全漏洞。“规范月”期间,社区民辅警走访九小场所13200余家,排查整改消防隐患2519处。

针对九小场所隐患、辖区住宅小区消防隐患问题,各派出所主动与街道乡镇、消防救援、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消防隐患安全专项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攻坚行动,共同会商,攻坚治理,125处难点隐患问题得到解决。

在全面排查、严格整改的基础上,道里公安建立常态化跟踪闭环机制,对整改完毕的单位场所定期开展“回头看”, 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坚持一盯到底,确保问题隐患不复现、不反弹,最大限度将火灾隐患根除。

精准宣防“强意识”


工农街派出所玫瑰湾社区民警孙国强的手机微信中建立了42个联络群,社区干部、冰城红警、经营业主、辖区居民5600余人加入其中,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微信群,发布各类防范提示,为群众答疑释惑。

在全区,像这样由社区民警和辖区居民共建的网格服务微信群共有4200余个,通过微信群,警民沟通的渠道更加便捷,社区民警第一时间推送有关民生服务政策、反诈防范宣传、重大预警预报、居家生活小常识等信息,群众生活中有什么难题,都会想到向去微信群向民警咨询反映,小小微信群打造出“指尖上”的警务室,把主动警务延伸到每个居民。

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民警化身“安全宣传员”,走进辖区,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毒”为主要内容的宣防活动,面对面科普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知识、遇到网络诈骗时的防范措施,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用真实案例警醒广大市民重视自我防范,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编:董勇

内容转自来源:共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