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陝西省2025年1月16日電:

  今天,你走進深圳坤翔,

  校園樹立起一面醒目的紅旗。

  薪火相傳,

  志存高遠。

  頂天立地,

  見賢思齊!

  這是坤翔的理念,

  這是坤翔的靈魂,

  這是坤翔的勇氣,

  這是坤翔的格局!

  一道紅色血脈,

  彩虹般架起,

  連接着昨天前天,

  和你我的心田。

  一座高級中學,

  同當年井岡山革命相連!

  爲黨育人,

  爲國育才。

  一隻雛鷹起飛,

  離不開大地加持。

  一個人的奮進,

  離不開風雨助威。

  大地給雛鷹以力量,

  風雨令少年在困難中思考,

  感悟成長。

  一棵大樹的種子,

  并不懼怕落入山谷之底,

  而怕的是在空中飄忽不定。

  山谷有溪流滋養,

  風雨的洗禮,

  浸潤萌發。

  有陽光召喚,

  園丁的呵護哺育。

  快來吧,

  親愛的師生員工!

  自強不息的人們,

  到坤翔來,

  到坤翔來。

  在人生低谷之中,

  一聲親切的呼喚傳來!

  這是溫良敦厚,

  無私奉獻的董事長——

  陳明芳,

  一位來自大西部,

  貧困山區的逐夢人。

  她自身來自谷底,

  深知山路的崎岖,

  走出大山深處的不易。

  成長的艱難,

  困頓的苦疾。

  好在有良師教誨,

  母校的栽培。

  不安分的夢境,

  鍛打出别樣堅強!

  山溝裏的娃娃,

  渴望着山外的景象……

  從小仰望着

  星空,

  夢想化作一隻雄鷹,

  變成一架飛機……

  這就是坤翔的來曆,

  夢想成真的奇迹。

  探索成長的姿态,

  調門兒貌似不高,

  可理想的門坎,

  一點也不比那些名牌學校低呀!

  在人生的起跑線後,

  大膽踐行,

  想着要創造奇迹!

  生活的風雨中,

  能撫慰傷痛,

  擦幹淚滴,

  重整旗鼓,

  默默把鴻志孕育。

  啊理想呀信念,

  講起來動聽,

  難在堅守踐行。

  困難如同故鄉的大山,

  翻過了一座,

  又是一座在前!

  隻要你不放棄,

  那山就永遠沒完!

  于是才有了坤翔,

  有了俗人眼睛裏,

  不可能的一個奇迹!

  腳踏實地,

  拔地而起,

  懷揣夢想,

  永不放棄!

  這就是坤翔,

  一頭兒立足大地,

  一頭兒奮發崛起!

  啊,人生路漫漫,

  你選擇了坤翔,

  你就選擇了榮光。

  啊,崎岖的征途上,

  你選擇了坤翔,

  你就選擇了高尚。

  那一天,

  你選擇了不一樣,

  你毅然走進了坤翔,

  你就走進了,

  搏風擊雨,

  逆流而上。

  在困難面前,

  你無怨無悔,

  化入那一面豔麗紅旗。

  你深知,

  那是先烈熱血的結晶,

  記錄着理想信念與自強不息,

  犧牲奉獻與無限的責任擔當。

  從彭湃烈士,

  到彭士祿榜樣,

  從雷鋒同志,

  直到千千萬萬個,

  張桂梅與陳明芳……

  無論是轟轟烈烈,

  還是默默無聞、

  兢兢業業,

  心中始終,

  懷着同一個信念,

  人生擁有同一個神聖稱号,

  那就是共産黨員!

  啊,無論是員工還是師生,

  你走進坤翔,

  你就選擇了榮光,

  你也就走進了成功之門,

  跨入了奉獻與崇高之境。

  你的人生定将别開生面,

  開啓新的更動人的篇章。

  這裏是奮鬥者的樂園,

  這裏是創造者的工廠,

  團結友愛的集體,

  搏擊風雨的戰場,

  堅守崇高的前哨,

  理想之夢開啓的地方。

  啊,在有志者心中,

  坤翔就是一所名牌學校!

  是走向成功的搖籃,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故鄉,

  是自強者心中的殿堂!

  啊親愛的朋友,

  讓我們展開雙臂,

  擁抱坤翔,

  把全部的愛與激情,

  投入坤翔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2025年1月14日

忽培元,祖籍陝西大荔,1955年生于延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傳記文學創作與研究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016年5月被國務院聘爲國務院參事。

主要作品有文學傳記:《蒼生三部曲——群山、長河、浩海》《耕耘者——修軍評傳》《百年糊塗——鄭闆橋傳》《難忘的曆程——習仲勳延安歲月回訪》《劉志丹将軍》《謝子長評傳》《閻紅彥将軍傳》等;長篇小說《雪祭》《家風》《神湖》《老腔》《鄉村第一書記》《同舟》等;中篇小說集《青春紀事》,中短篇小說集《土炕情話》;散文集《延安記憶》《人生感悟》《毛頭柳記》《大慶賦·鐵人銘》《地耳集》《生命藤》《京密河劄記》《秦柏風骨》《山秀珍》《地耳集》《義耕堂筆記》;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和詩集《北鬥》英漢雙語長詩《紀念白求恩》和詩文集《守望大慶》等。

《群山》《耕耘者——修軍評傳》分獲第一屆、第四屆中國傳記文學優秀作品獎(長篇);長詩《共和國不會忘記:大慶人的故事》獲中華鐵人文學獎。作品被譯成英文、俄文在國外出版。先後組織并擔任主編大型文藝叢書《新延安文藝叢書》《大慶文藝精品叢書》。反映當代生活的長篇小說力作《鄉村第一書記》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改編成電視劇《花開山鄉》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長篇小說《同舟》入選2024年“中國好書“榜、作家出版社年度好書榜。2024年西安培華學院成立“忽培元《蒼生三部曲:群山、長河、浩海》研究中心”,曾被陝西省授予德藝雙馨文藝家。大慶油田開發五十周年文化建設特别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