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推進鄉村文化振興,2024年4月27日,由棗莊市峄城區榴園鎮東匡談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棗莊市魯南戰役曆史研究中心(籌),棗莊市市中區關工委運河支隊精神宣講團聯合主辦的魯南軍區召開魯南戰役祝捷大會暨“平山連”命名紀念座談會,在峄城區榴園鎮東匡談村舉行,黨史研究專家、運河支隊後人及東匡談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等20餘人參加了活動。
魯南戰役亦稱“峄棗戰役”“峄東戰役”,是1947年1月2日至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于魯南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進攻戰役。戰役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26師、第51師及第1快速縱隊等部共5.3萬餘人,繳獲美制坦克24輛,榴彈炮、野炮、山炮89門,汽車474輛。
在魯南戰役中,魯南十師三十團二營八連(原爲運河支隊農民大隊),在連長王廣希、指導員任慶德的帶領下,冒着敵人的炮火,用手榴彈、爆破、突擊相結合的戰術,激戰四十五分鍾,勝利地攻占了平山,成爲全線勝利的先聲。
魯南戰役勝利後,魯南軍區黨委授予八連爲“平山連”光榮稱号,并榮記集體一等功。1947年1月20日,魯南軍區在峄城西南的匡談村召開了祝捷授獎和“平山連”命名大會,授予“平山連”錦旗一面。
與會的專家學者參觀了東匡談村的村容村貌及授獎表彰地舊址,對77年前的魯南戰役進行了座談研讨,并重點介紹了平山戰鬥和“平山連”的非凡意義。大家認爲,匡談村是漢丞相匡衡的故裏,有着悠久的曆史,更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在抗日戰争及解放戰争中,該村湧現出了11位烈士和十多位老兵,爲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匡談村作爲魯南軍區召開魯南戰役勝利祝捷授獎暨“平山連”命名大會的地方,理應做好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積極打造紅色品牌,弘揚匡衡的苦學精神。同時叫響“匡衡故裏,紅色匡談”的口号,在村内建設相應的紀念設施,讓後人記住這一段紅色的曆史、光榮的曆史,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在座談會上,文史專家鄭可、靖弘毅向東匡談村贈送了部分書籍,魯南抗戰展覽館館長葛龍飛贈送了一把抗日大刀。該村支部書記洪彪表示,下一步将成立專班,重點挖掘村裏的紅色文化,整理材料,積極向相關部門進行申報,待條件成熟時,在村裏建設紀念碑、紀念館等相應的紀念設施,以記住曆史,弘揚革命精神,赓續紅色血脈。(圖文:洪彪 編輯:王海濤 孔浩 責編:韓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