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丨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项目破解高支模行业痛点
为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积极响应中交集团“科技月”活动倡议,落实中交一航局“科技月”相关部署,精心组织开展“科技月”系列活动,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技术实践案例。
近日,中交一航局西南公司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项目在关键施工阶段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团队创新引入BIM技术,构建全流程数字化施工方案,成功解决了坡屋面盘扣式高支模系统模数不合理、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慢等行业痛点,为同类建筑复杂结构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项目门诊楼屋面设计采用多曲面坡屋面造型,最大坡度达40°,其下方正是门诊大厅核心区域,高支模搭设高度超17.5米。施工不仅要满足极高的结构承重与安全要求,还需规避对周边区域正常施工的干扰。在此类复杂工况下,依赖二维图纸的传统施工方法极易出现定位偏差、受力不均等问题,施工风险与返工率居高不下。
面对挑战,项目技术团队以BIM技术为核心,构建了全流程数字化施工方案。

精准建模,源头消隐。通过建立1:1三维模型,精准还原构件空间关系,提前发现并优化了12处支架与预埋件冲突、3处立杆间距超规范等问题,从源头消除了设计隐患。模拟分析,优化设计。利用模型进行荷载模拟,根据坡屋面不同区域的受力特点,差异化调整支架立杆间距与横杆步距,使支架承载能力提升15%,减少材料浪费约8%。精准施工,智能交底。在现场,技术人员通过手机端轻量化模型,将立杆坐标等参数实时传递至班组,结合全站仪定位,使搭设精度误差控制在±3mm内,远优于规范标准。同时,可视化交底使交底效率提升40%,现场安全违规率下降。
目前,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项目门诊楼坡屋面高支模已完成搭设并顺利通过验收。BIM技术的成功应用,保障了项目的安全与质量,同时将施工周期缩短了5天,为项目按期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上的巨大潜力。(图文/张超 黄玉辉)
作者:张超 责任编辑:孙慧
上一篇:工程人的“强迫症”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