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部掀起“挑戰賽”
“白部長,看看我這個吊裝架的受力計算對不對?”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專案部技術員小於拿著一張寫滿公式和數字的紙,向前輩白仕翔請教起受力計算結果,只見白仕翔熟練地打開邁達斯結構計算軟體,導入圖紙,根據結構尺寸建模計算。“你這裏取整了,實際最後載重更大,抽空要把邁達斯軟體學會。”白仕翔說到。

最近,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專案部裏,掀起了一場學習邁達斯結構計算軟體的“學習潮”。該軟體是一款專門用於結構有限元分析的軟體,能夠進行複雜的力學計算,這對於需要大量進行受力計算的沉箱吊裝架、灌注樁上部結構等來說,可謂“量身定制”。當初,看到公司下發邁達斯軟體學習通知時,專案部便決定要督促技術員們學扎實,用前沿軟體賦能工作效率。
白仕翔作為工程部部長,率先開展了學習。他鑽研了基本功能後,嘗試性導入吊裝架模型,設置邊界條件,根據實際應用調整好參數後,便看到了自動生成的鋼架受力結果。“這軟體還真的挺智能,一定要推廣”,白仕翔感歎起軟體的效率。
白仕翔迅速開展了工程部內部的培訓。“入門課我從建外形和加荷載進行講解。外形這部分涉及到介面、建立節點單元和邊界條件……”白仕翔從“零”講解,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白仕翔以沉箱吊裝採用八邊形吊裝架作為示例。按照設計,該八邊形吊裝架,涉及幾十根橫樑,它們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受力複雜。
只見白仕翔演示導入模型、設置邊界條件、調整參數的全過程,大屏上自動生成了鋼架受力結果。“這樣就能看到,我們可以選擇25a工字鋼主梁和16a槽鋼次梁。”實際演示勾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要用實踐,檢驗學習成果”白仕翔號召著技術員們掀起了應用邁達斯進行受力計算的“挑戰賽”。
時間催促下,剛入門的“小白”迅速開始自學。攔汙破冰工程的主辦技術員田智宇負責鋼管樁上部墩臺,需要選擇合適的主次鋼樑型號,以承受上部荷載。因為要解決實際的問題,他針對性地用邁達斯完成計算方案,並帶著實際想解決的問題去看學習視頻,邊學邊應用,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只用兩天設計好槽鋼和貝雷架模型,並確定好各部分要分析力的性質參數,加上條件後自動生成了荷載。
“根據計算結果,主梁選用20#工字鋼,次梁選用12a#槽鋼就能滿足受力要求。”田智宇尝到了受力计算软件带来的“甜頭”,“以前一篇受力計算書,短則幾天,施工繁忙時更要花一星期以上才能完成,現在我只用一兩天就能完成”。
為了讓技術員們都愛上使用受力計算軟體,專案部也讓主辦技術員帶著新技術員進行學習,並根據施工難點,分配不同的任務,比如令人發怵的折角多的單片模版,新入職的技術員挑戰底部簡單的受力計算,成熟技術員分析上部不同應力點的受力情況。
漸漸地,專案部這場軟體“學習潮”,變成了所有技術員都一起挑戰上“受力計算賽”,用軟體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大家工作興趣……(图文/孫佳昕)
作者:孫佳昕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