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天從零到一
2022年3月28日,任帥從三沙專案部啟程,跨越大半個中國,趕赴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徐大堡核電專案部。帶著對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把握,這個曾在三沙專案部做了三年安質部部長的小夥子心中充滿著淡定和從容,但未曾預料在核電專案安全管理上將經受嚴苛的挑戰和巨大的壓力。
核電廠施工是安全管理最嚴格的領域之一,與以前相比,各種因素綜合到一塊,用任帥的話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本安全標準化圖冊就300頁,各類防護標識、環境衛生、物品存放和作業防護都有著嚴格要求,任帥花了幾個晚上才把它們背下來,但一到現場就有些傻眼,很難把圖冊上的理論與實際一一對應。那時的他,對核電安全管理瞭解幾乎是零。過去的經驗已經不能在這裏適用,以前的電箱可以應用三級配電、兩級防護的TN-S系統,但這裏對進出線的管理卻不一樣,而且電箱的防護等級也有著特殊的要求,防護棚也都是定制化的規格和尺寸。面對國內首屈一指的嚴格安全管控,只能一步步摸著石頭過河,三個月以後,任帥從每天被輪番批評,漸漸做到了得心應手。
最忙的時候,他要同時對接業主、總包、監理等單位的20餘人和60餘個安全管理群,工作郵箱的任務一個接一個,仿佛看不到頭。完成任務的責任感把他推得連軸轉,為了提高效率,他逼著自己每晚十點休息,確保第二天三點起來工作。“早上腦子最清醒,幹活快。”淩晨的安靜令他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他甚至有些喜歡這個時間段。
專案進入冬施,每隔兩個小時都要在漆黑的路上走一遍。“以前有些怕走夜路,現在慢慢就習慣了。”每天忙上忙下,很少休假,他只能抽空給小城裏的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下,他覺得虧欠父母很多,他也知道父母一直在默默支持著他,這一點讓他欣慰。
年輕人身體上的勞累容易緩解,但經驗不足帶來工作上的焦慮是任帥面臨的又一難關。因為開始時不熟悉核電安全標準化制度,業主等相關部門對他工作的滿意度不高。郵箱裏鋪天蓋地的資料讓他無從下手,沒有經驗的他只能用笨辦法把資料一遍遍反復研究、梳理,慢慢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逐步摸索改進的方向,同時,他利用一切機會去找對接人諮詢、請教。終於,在日復一日的溝通合作中,自己增長了經驗,也和他們處成了朋友。“我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工作就是要這樣。”在標準化達標考核中,他按業主要求一次次修改,編制了32個管理程式,最終得到了業主的認可,被評為“2022年度安全環保先進個人”。
近600天徐大堡核電專案的工作,任帥從零走到了一,從不熟悉到熟悉,從彷徨到自信。“今年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帶了一個徒弟,我不是一個成長很快的人,但是我要把他培養成最快熟悉核電安全管理的夥伴。”任帥在這個剛畢業的年輕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懵懂成長的歷程。(孫佳昕)
作者:孫佳昕 责任编辑:孙慧
上一篇:“行星基座”的晝夜攻堅戰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