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816乌玛高速合赛项目最高海拔隧道贯通
10月30日,由中交一公局集團主要投資建設的國家高速公路網G1816烏瑪高速(烏海—瑪沁)合作至賽爾龍(甘青界)段(簡稱:G1816烏瑪高速合賽專案)建設取得重大節點突破——全線海拔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七美碌曲隧道實現雙洞貫通。其貫通成功打通了標尾架梁通道,標誌著中交一公局集團隧道施工任務已完成96%,為甘青川三省交通動脈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G1816烏瑪高速合賽專案是甘肅省“十四五”規劃和甘南州“縣縣通高速”重點建設專案,起點位於G1816臨合高速合作南收費站處,與在建G0611線張掖至汶川國家高速公路青海省同仁至賽爾龍段終點順接,路線全長105.5公里,為甘南州境內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的公路專案。
此次貫通的七美碌曲隧道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海拔高達3600米,是全線海拔最高的隧道。隧道地處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與補給區,生態系統極為脆弱,面臨極高的環保要求與極大的建設難度。作為全線唯一的淺埋隧道,七美碌曲隧道穿越以全風化泥質砂岩為主的Ⅴ級淺埋圍岩,左洞長1660米,右洞長1730米,平均埋深僅26米。圍岩強度低,遇水極易軟化碎裂,施工過程中需持續應對突泥湧水、岩體破碎坍塌及裂隙水發育等多重嚴峻挑戰。

面對複雜地質與脆弱環境,專案建設者創新應用“低環境影響建造”技術體系,圍繞“環境穿越低擾動、敏感水體零污染、高寒草地高恢復”三大目標開展專項技術研究與落地。專案秉持“最小干預、最大保護”原則,科學規劃施工流程,智能監測植被與土壤變化,並採用“零開挖”進洞技術,最大程度保留了隧道洞口周邊的原生生態環境,實現了隧道工程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共生。針對強風化泥質砂礫岩地層,合賽五標專案部通過建立爆炸損傷分區模型、精細化爆破參數,並運用多維度振動監測與概率風險評估,有效克服了傳統爆破易引發的圍岩損傷、塌方、超挖量大等難題,有力保障了施工安全與生態穩定。

專案建成後,將成為串聯合作、碌曲、夏河三縣市六個鄉鎮,並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的交通主幹線和經濟大走廊,成為連接甘肅、青海、四川三省的重要紐帶,對完善區域路網結構、鞏固民族團結、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具有重大意義。(图文/門豔 李國文)
作者:門豔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