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有他飛翔的軌跡
“青春是什麼?”
23歲的我望著獅子洋專案部的大門,輕聲回答自己:“大概是揣著滿腔熱望,卻又在新角色裏藏著幾分怯意的旅程。”
這一年,我成了一航局五公司獅子洋專案部的工程部經辦,日常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攥緊“危險作業工序每日施工計畫表”這根弦——每一項工序的時間節點、每一處危險點的防控要求,都得在表上精准落地。

第一次走進工地,“幹一流的,做最好的”的紅色標語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那是我對這個世紀工程——一航局五公司獅子洋專案部的第一份敬畏。師傅劉永祥看出了我眼底的局促,粗糙的手掌輕輕拍在我肩上:“你手裏的計畫表可不是簡單的表格,那是現場作業的‘導航圖’,差一個數字、漏一項要求,都可能讓工友們身處險境。”他的語氣不重,卻像一顆定星,讓我心裏的慌亂少了些,仿佛初出巢穴的小鷹,第一次聽到指引方向的聲響。
工程部的日子,是在案頭的計畫表與偶爾的現場核查間來回銜接。剛入職時,我對著前輩留下的表格範本反復琢磨,把危險作業的分類、防控措施背得滾瓜爛熟,總覺得這樣就能把表做“周全”。可第一次跟著師傅去現場核對,看著眼前正在進行的高空作業,再對照手裏的計畫表,卻發現自己漏算了“風速監測”這一關鍵項——那一刻,鼻尖突然有些發燙,才懂自己之前的“周全”多可笑,就像小鷹以為記住了天空的模樣,真展翅時才發現連風向都辨不清。
也是那時候,師傅常說的“表格上的文字是死的,現場的風險是活的”,才真正刻進我心裏。他沒多說什麼大道理,只是下次做表前,會特意帶我去現場走一圈:“你看這個深基坑作業,表格上寫著‘每日監測沉降’,但實際得跟現場安全員確認監測頻率,遇上雨天還得加密次數,不然數據不准,風險就藏在裏頭了。”他手指著基坑邊的監測點,陽光落在他沾著水泥點的工裝上,我忽然明白:光對著表格敲鍵盤,就像小鷹閉著眼睛撲騰,遲早會偏離方向;只有讓計畫表“走進”現場,在實際場景裏驗證、補充,手裏的“導航圖”才真正有用。
從那以後,我開始跟著現場的節奏調整做表的思路。深夜,我趴在桌上修改第二天的危險作業工序表,我對著那行數字愣了愣,筆尖頓了頓。我知道,每一個精准的數值、每一項補充的要求背後,都藏著對工友、對工程的責任,就像小鷹逐漸懂得,每一次振翅的力度,都關乎能否穩穩飛過更遠的距離。我呢,不算聰明,所以記著“笨鳥先飛”的道理,更像小鷹一樣,把每一次練習的經驗都記在心裏。工地上遇到的問題,小到鋼筋間距的偏差,大到範本安裝的平整度,我都一筆一筆記在筆記本上,連帶著師傅的叮囑、自己的反思,密密麻麻寫滿了好幾頁。後來那本封皮被磨破、紙頁上沾著點點水泥印的筆記本,成了我最珍貴的“工具書”——每次翻開,不僅能看到曾經的疑問與解答,還能想起師傅在現場耐心指導的樣子。

我知道,練習飛翔的小鷹,翅膀還沒完全硬朗,偶爾還會遇到新的“氣流”,但因為有指引,每一次調整都更有方向,每一步都走得更穩了。這大概就是青春裏最幸運的事:有人帶你撥開迷霧,教你把熱愛變成責任,讓你在跌跌撞撞的練習中,慢慢長出能托舉自己騰飛的力量,朝著更遠的天空飛去。(文圖/狄雯婷)
作者:狄雯婷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