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宿舍,一個家
那天,專案部通知,為慶祝中交一航局成立80周年,公司“最美宿舍”評比開始了。我晚上回到我們的宿舍,推開門,一眼就看到桌上那盞臺燈柔和的輪廓,還有旁邊還沒來得及合上的一建書本。那一刻,我心裏突然湧上一個念頭,我們的“家”,也挺美的。
我是海口專案部的黨支部幹事,我的丈夫趙鑫是專案部的施工員,但是我們一個在總部駐地,一個在施工一線。隔著不遠不近的50公里。但專案部依舊保留了這間小小的夫妻房。
這屋子不大,但我總愛把它收拾得乾乾淨淨。趙鑫常笑話我,說我這點兒乾淨勁全用在方寸之間了。我可不這麼覺得。窗臺上的富貴竹,床單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還有桌上那個我特意選的“自律”擺件……每一樣,都是我一點點經營起來的生活氣息。
這張書桌,是我們屋裏最“貴”的地方。說它“貴”,不是因為價格,是因為它承載著我們最重的期望。多少個夜晚,我就坐在這兒,看著趙鑫在臺燈下埋頭苦讀。他的眉頭有時緊鎖,有時又因為解出一道難題而豁然開朗。那些厚厚的教材和密密麻麻的筆記,幾乎占滿了他所有的業餘時間。
“還在看呢?歇會兒,吃點蘋果。”我總會在他學得入神時,端上一盤切好的水果。他有時頭也不抬,“嗯”一聲,手還在寫著畫著。有時會抬起頭,沖我不好意思地笑笑:“馬上,這一章看完就好。你別等我了,先睡。”
一燈如豆,兩人對坐,房間裏安靜得能聽見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後來,他順利通過一建考試那天,我們高興極了。他指著那個“自律”擺件說:“軍功章有你的一半。”我看著他明顯瘦了一圈的臉,心裏又驕傲又心疼。
說真的,我們住在這間宿舍的時間,比在老家那個真正的家還要長。它早就不是個臨時落腳點了。它裝著我們的日常,我在這裏聽他講打樁進度、講混凝土澆注,也跟他嘮叨支部工作的瑣碎。這裏是我們分享喜怒哀樂的地方,是我們在海口這片熱土上,真正意義上的“家”。
所以,當我報名參加“最美宿舍”評比時,我心裏是平靜而驕傲的。看,這就是我們築港人的“家”。它也許簡單,但充滿了愛和夢想,它也許不大,但能裝下兩個人並肩奮鬥的全部溫暖。
沒想到,我們這小屋還真拿了個專案部第一,還要被推薦到公司去參賽。趙鑫知道後,撓著頭嘿嘿地笑,說:“看來我這‘陪讀’待遇,還挺加分?”我看著他,也笑了。
在一航局八十年的奮進征程中,有無數個像我們一樣的小家,散落在每一個需要我們的港口與岸線。千萬個閃著微光的“小家”,彙聚成了中交人“四海為家”的壯闊情懷,照亮了我們共同前行的漫漫征途。(孫美珩)
作者:孫美珩 责任编辑:孙慧
上一篇:秦沈高速專案7標段迎來新進展
下一篇:野葵花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