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 国际华文媒体与记者联盟常务主席单位|共工新闻社电子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渤海灣畔打造“煤炭心髒”

    2025-10-24 来源:共工新闻社 阅读:

    “直徑68米的鋼鐵圓環,20米深的地下宮殿,5000萬噸的年吞吐能力——這不是簡單的工業建築,而是鑲嵌在渤海灣畔的‘煤炭心髒’。”前不久,在中交一航局五公司唐山港煤炭儲運配套翻車機房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儀式現場,項目副經理白錄望著眼前創造了業內同類工程中用時最短紀錄的龐大建築,感慨不已。

    翻車機房是用於卸載煤炭等散裝物料的關鍵工業設施,此次施工的翻車機房南北長380米、東西寬120米,采用“三線三翻”的工藝布局,年煤炭卸車能力高達5000萬噸。從項目啟動之初,施工環境的複雜性便已凸顯。現場東臨繁忙道路,西接鐵路線,極為有限的空間裏,要容納下龐大的機械設備、原材料堆場、施工人員通道等諸多必要設施。“這是五公司建設翻車機房以來場地最為受限的一個。”項目總工嚴怡站在現場,眉頭緊鎖。

    為了解決這個“卡脖子”難題,項目部反複調整、優化,足足繪制了十餘版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從改遷水電管線到重構場區排水系統,從鋪設進場道路到建設永臨結合的環形通道,僅用28天便把一片雜亂的空地打造成一個科學、有序的施工戰場。

    而在地表之下,更有“看不見的敵人”。項目緊鄰鐵路線,地下水位高、水壓大,一旦控制不當,將可能影響鐵路路基的穩定,甚至危及施工安全。項目團隊創新性地設計了一道L型止水帷幕,有效隔絕了外部水源,並在施工區布設了61口降水井,24小時不間斷動態監測和抽水降壓,成功打造出了一道安全防線。

    真正的較量,在深達20米的超大基坑中。為了營造基坑內部幹燥、安全的作業環境,項目團隊必須正面對抗來自地下的巨大水壓,壓力之大相當於34頭成年大象同時施力。這無異於與大自然“拔河”,稍有不慎便會造成“水淹工地”的嚴重後果。為此,項目團隊將“支護體系”視作工程安全的命脈,圍繞整個作業區域,打設一圈相互拼接的地下連續牆,猶如給基坑穿上一層厚實的核心保障。

    然而,要把每一道地連牆都嚴絲合縫地連在一起,遠比想象中更困難。由於成槽采用的是泥漿護壁工藝,每一幅牆體完成後,混凝土接縫處難免附著一層泥皮,如不清理幹淨,一旦水壓襲來,很可能滲水甚至冒砂。於是,項目團隊在每一幅牆體施工前,都會對上一幅牆體進行刷壁處理,像雕刻藝術品般,容不得半點泥土。

    為了進一步解決接縫處易滲漏難題,項目部還應用三根互相咬合的高壓旋噴樁進行“縫補”,形成一個穩固的三角結構,如同在兩塊鋼板之間精准焊一道無形的鋼縫,為防滲防漏再添一道保險。不僅如此,項目團隊還摒棄了傳統的磚砌泥漿池,引入環保型泥漿循環置換處理系統,實現了泥漿的淨化回用,大幅減少了資源浪費。

    “在整個基坑開挖過程中,地連牆沒有出現任何滲水漏水現象。”項目執行經理馬學偉自豪地說。

    如今,三線翻車系統雛形初現,20米深的地下空間已從藍圖變為現實,一座凝聚了工程智慧與科技力量的“煤炭心髒”即將開始跳動。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就医或具体行为建议。以上内容中的图片未使用明显标注的水印或企业LOGO的,均视为无版权图片,也不构成侵犯图片版权的故意行为,如有异议,请发送至zhidaoribao@gmail.com.邮箱。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