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与法制

舞動在建設一線的“托馬斯全旋”

2025-09-26 来源:共工新闻网 阅读:

去年盛夏,我加入中交一航,成為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曾經的我馳騁在運動賽場上,獲得過全國健美操冠軍,如今走下訓練場來到建設一線,最初感受到的是對行業的陌生與本領的恐慌。看出了我的心思,專案書記一字一句地說:“小史,幹咱們這行,就是要把大夥兒的故事講出去。”

書記的話我聽進了心裏,卻也是一知半解,便按照他的指點,“一招一式”地學著。第一次去船上拍攝時,機器轟鳴聲震得耳膜發顫,我舉著相機不知所措,連往哪兒站、拍些什麼都沒有頭緒;第一次撰寫稿件時,也是怎麼都寫不出前輩的味道。書記檢查我的工作成果,眉頭緊皺,“還要繼續下苦功夫,好好學,好好練!”

書記的話猶如一支箭,射向了我心中的驕傲。我也曾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為集體爭得榮譽,為了練好“托馬斯全旋”動作,身上落下的傷病至今仍不時發作。“我不是怕吃苦。”辯解的話湧上心頭,卻卡在了喉嚨裏,怎麼也說不出口,我深知,一切要用成績來證明。

工作不得其法,交不出合格的作品,讓我一度陷入焦慮。一次,我看到了多年前訓練的視頻,那一次為了練好一個動作,我摔了上千次,教練說:“要把動作做標準,就要熟悉每一塊肌肉的發力原理,相互配合才能少受傷。”

要熟悉原理,才達成標準!我開始瞭解同事們的工作日常,學習基本工程知識。海風獵獵作響,我在機艙裏瞭解船舶運行基本原理;海浪拍打船身,我在甲板上向船員請教起重工作流程……漸漸地,我能夠聽懂工程術語,能說上幾句內行話,能看明白船舶所處的狀態,寫的稿子逐漸詳實,書記的眉頭也愈發舒展。

很快,新的挑戰擺在了我面前,拍攝一部“開學季介紹新校園”的短視頻。從未接觸過拍攝的我,面對空白文檔坐了許久,拍攝腳本面臨“難產”。前輩靜姐看出了我的手足無措,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給你半小時刷抖音,自己不會拍,‘抄抄’人家的創意。”

我點開短視頻平臺,專挑校園宣傳短片看:通過第一人稱旁白拉近距離,像朋友一樣介紹場景、用特寫鏡頭抓細節——陽光透過教室窗戶的光斑、操場塑膠跑道上的校徽紋路……我邊看邊記,本子上寫滿關鍵字:“節奏要輕快”“鏡頭要貼生活”“既要講建設,更要講期待”。

真到寫腳本這一步時,難題又冒了出來,初稿裏全都是“硬數據”,缺少“暖溫情”。靜姐在我的腳本上圈出密密麻麻的修改處:“你得站在觀眾的角度思考,看視頻的是新生和家長,他們關注的不是混凝土標號,而是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在一次次修改中,腳本終於變得生動起來。

拿著自己寫的腳本,站在自家工程上,心裏的自豪感如同漲潮般泳了上來。視頻在集團發佈後,評論區很快被家長們點亮,那種成就感,與當年第一次跳出“托馬斯全旋”時一模一樣。

作者:风云 责任编辑:孙慧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共工新闻集团 共工新闻网版权所有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