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大数据“杀熟”、屡遭投诉的金融业务等隐忧依然如影随形
在疫情后旅游业强势复苏的大环境下,在线旅游行业(OTA)龙头携程集团(NASDAQ: TCOM)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携程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68亿元,同比大增47%。今年前三季度,携程累计净利润突破150亿元,已超2023年全年。然而,在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大数据“杀熟”、屡遭投诉的金融业务及国际化进程等隐忧依然如影随形。 亮眼财报:业绩增长动能强劲 携程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环比增长24.3%,净利润环比增长75%,毛利率达82.2%,创历史新高。交通票务和住宿预订仍是携程的收入支柱,占总营收的七成以上。出境游复苏尤为显著,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业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 尽管业绩表现出色,但携程的收入增速正逐步放缓。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从一季度的80%逐步降至三季度的60%,表明市场竞争加剧和外部不确定性对携程扩展海外版图的压力正逐步显现。 隐忧一:大数据“杀熟”引发信任危机 长期以来,大数据“杀熟”问题使携程饱受诟病。早在2022年,携程因大数据“杀熟”败诉,法院要求其赔偿用户损失并在App中增加拒绝“隐私政策”的选项。然而,携程的“杀熟”行为并未停止,反而越演越烈,从公众人物到普通用户均频繁遭遇价格波动的“个性化定制”。 作为OTA龙头,携程凭借大规模数据资源和算法能力,通过交通票务吸引流量,再导流至高毛利的住宿预订等业务完成闭环。然而,在算法透明度缺失、用户投诉不断的情况下,“杀熟”行为损害了消费者信任,对其品牌形象构成长期威胁。尽管本次财报未透露“杀熟”对营收的具体影响,但信任危机的负面效应已难以忽视。 隐忧二:携程金融屡遭投诉 携程近年来持续布局金融业务,如机票退改险、旅行分期等,但其金融服务质量问题频发。今年9月,一位用户因退票纠纷与携程长达9个月的交涉无果,反映出携程金融体系的服务和管理亟需改善。 此外,携程金融的业务复杂性与用户体验形成冲突。金融产品的合规性和服务效率不足,使其在扩大收入来源的同时招致了大量投诉。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携程可能面临更大的声誉风险及监管压力。 隐忧三:国际化扩张中的挑战 近年来,携程通过并购等手段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包括收购英国Travelfusion、印度MakeMyTrip及美国Trip等。然而,其国际业务收入增速逐季放缓,竞争对手如Booking、Expedia,以及美团、抖音等新兴势力的崛起,对携程的国际化进程构成挑战。 有分析指出,携程的本地化运营能力和品牌优势为其提供了一定竞争力,但文化差异、政策法规复杂性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则带来了较大的运营难题。此外,携程的海外市场布局尚未形成与国内市场相匹配的盈利水平,国际业务在收入结构中的贡献有限。 盈利与信任的平衡之道 携程凭借疫情后旅游业复苏的东风,抓住了市场回暖的机遇,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财务答卷。然而,其在大数据“杀熟”、金融业务投诉及国际化扩张中的问题暴露出可持续增长的隐忧。 有业内人士告诉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未来的携程需在提升用户信任、优化服务质量及改善国际市场运营方面持续发力。作为行业龙头,携程的长期发展将不仅取决于业绩增长,更依赖于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其品牌形象的认可。 2025年1月2日,共工新闻•共工财经局记者对《携程大数据“杀熟”、屡遭投诉的金融业务等隐忧依然如影随形》的后续情况将持续关注。 出品|共工财经局 记者|刘敏芳 责任编辑:李雪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