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财经局 :宣布裁员的菲仕兰能否在动荡中站稳中国市场?
据荷兰《公共日报》AD和NOS报道,12月12日,荷兰乳业巨头皇家菲仕兰对外宣称将在未来两年在全球裁员1800人。其中,荷兰本部将裁员一半以上,几乎所有部门都有人要失业。 菲仕兰的CEO范卡内贝克表示:“这些成本节省应该有助于菲仕兰更好地竞争并在市场上获胜,这符合我们员工和会员奶农的利益。”菲仕兰方面预计,削减 8% 的工作岗位可节省约1.8 亿至2亿欧元。 据悉,由于荷兰乳制品市场行情低迷,菲仕兰已经难以负担向牧民和农民支付牛奶价钱的成本。菲仕兰202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收69亿欧元,同比微增4.6%。但是毛利和净利均大幅下滑;报告期内实现毛利润4700万欧元,同比大幅下降85.7%;实现净利润800万欧元,同比大幅下跌94.2%。 讽刺的是,在财报中,菲仕兰对于自身的专业营养品业务集团业绩颇为自信,称该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82亿欧元,同比增长17.1%;实现营业利润1.27亿欧元,同比增长增长30.9%。 菲仕兰还特别强调“得益于皇家美素佳儿在中国市场超高端品类的稳健增长,使得菲仕兰中国业务连续四年收获双位数增长。” 然而裁员的消息传出,菲仕兰疲态尽显,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随着我国出生率逐年下降,出生人口减少,与之密切关联的奶粉市场也迅速从增量市场转入存量市场。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我国奶粉产量一直不断下滑,从2013年的159万吨下降至2022年的不到100万吨。中国奶粉行业的进出口总量和金额也分别下滑至27.01万吨45.58亿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中国奶粉市场出现了两大变化。其一,是奶粉市场逐步消费升级,高段奶粉在奶粉市场的销售额额占比逐年升高。其二是奶粉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婴幼儿奶粉80%以上的销量集中在前十品牌。 最能让人感受到奶粉市场变化的的是2022年末雅培宣布将用一年的时间逐步退出中国市场。这不仅意味着奶粉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同时也标志着洋奶粉的滤镜在中国市场破碎,国产奶粉有能力与洋奶粉同台竞技。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奶粉市场销售额前五的品牌为飞鹤、伊利、雀巢、达能与君乐宝,市场份额分别为17.5%、12.3%、10.7%、10.3%及6.4%。排名前十的奶粉品牌中,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各占5席。 这也意味着国外奶粉要想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困难。因此,在雅培宣布将退出中国市场之时,菲仕兰的去留也同样引发了关注。 事实上,与在财报中盛赞中国业务不同的是,在2021年底菲仕兰就曾宣布要对美素佳儿战略复核,或将剥离该业务。这可能是因为美素佳儿当期业绩表现不佳,还受到了疫情影响。国外奶粉在国内市场竞争的风险和挑战可见一斑。 而且如前所述,随着国产奶粉崛起,国外奶粉的竞争压力也越发增大,如果只靠国外的奶源,国外奶粉在性价比方面无疑是会吃亏的。因此,菲仕兰也曾考虑过走向本土化和多元化。 2014年,菲仕兰就与辉山乳业成立合资公司,推出子母奶粉品牌走向下沉市场。然而由于合作公司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子母奶粉成为了菲仕兰的全资品牌产品。然而,菲仕兰也未能经营下去,2022年7月,生产子母奶粉的沈阳秀水工厂被卖给了伊利。 中国市场是菲仕兰的重要海外业务之一,可菲仕兰依然表现得水土不服。 祸不单行,有媒体基于京东2023年以来的奶粉销售数据发现,截至9月,京东平台婴幼儿奶粉的销量约为6300万,环比下滑约22%,同比下滑约17%;销售额约为207亿,环比下滑约10%,同比下滑约4%。其中美素佳儿同比下滑约为1%。 尽管下滑速度缓于市场平均,但是市场下行叠加企业裁员带来的动荡,菲仕兰在中国市场可能会面临不小的挫折。 责任编辑:刘晓燕 |